
1月18日,援建队抵达石家庄黄庄公寓隔离场所是吊车论坛的第一时间向现场指挥部“请战”。从人员机械进场,到第一间房墙板安装完毕,这支“初来乍到”是吊车论坛的新队伍,用了1个小时。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此时,他们坚定是吊车论坛的步伐和逆行的背影,正书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抗疫”故事。
作为进入黄庄隔离场所建设的先行者,庞作琨和兄弟们不仅要做好基本援建工作,更要筹划组织二局相关项目人员设备进场,需和当地政府、社区协调人员进场手续。
吹响集结号,整装再出发
众志成城、戮力同心。集结号已经吹响,四公司援建突击队高举“开路先锋”旗帜,整装再出发。“隔离所建设没完成,我们的行动就不会停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号令一出、动若风发。按照新的任务安排和具体要求,援建突击队服从命令、迅速行动,时刻准备进入战斗状态。
看似简单又琐碎的一个个问题,就是庞作琨的日常,也正是这一个个问题的顺利解决,保障了现场建设的有序推进。
援建队伍遇见的问题,庞作琨都想办法逐一协调解决。
1月20日,请战心切的队伍,再次集结支援三区卫浴安装。一句句铿锵的誓言、一枚枚无悔的指印,承载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此刻,我郑重地向党组织申请自愿驰援河北省石家庄市黄庄公寓隔离场的建设,疫情不除,我们不退!”五公司雄安K1项目22名党员在接到援建消息后的那一刻,立即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
素材来源丨一、二、四、五公司,京津冀指挥部
夜幕降临,随之而来的是更刺骨的寒风,“不行,还得再快一点”,这是所有援建队员内心的想法,更是他们手中的速度和脚下的步伐,即便汗水和呼出的气把口罩打湿了大半部分,也舍不得抽出一分钟去百米外的车上换个口罩。数九寒天,彻夜未眠,1月19日下午16时,援建队安装隔离四区三单元28个房间1067平米侧墙板,提前2个小时完成指挥部下达的任务。期间,还调出大半人手去支援兄弟单位。
这场战“疫”还在继续,扎进这片工地一周的时间,庞作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1月17日晚,五公司雄安K1项目接到上级要求援建黄庄公寓隔离点指令后,项目领导班子紧急碰头,并随即召开动员大会,项目党组织书记赵雨在说明情况后率先表态,“支援建设黄庄公寓隔离区既是任务,更是使命,我第一个报名参加。”话音刚落,参会的22名党员纷纷报名,他们集体撰写了请战书,并在大会上庄严宣誓,“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石家庄黄庄公寓集中隔离场所的建设中,由京津冀指挥部、一公司、二公司、四公司、五公司组成的193人援建队伍充分发扬开路先锋精神,敢打敢拼能吃苦,1月22日安装完成62套卫浴框架侧板、6套卫浴内面盆马桶。已累计完成46间卫浴安装、146间墙板安装及78间门窗安装。每一个援建者,都是黄庄战“疫”中平凡的英雄。
1月15日,接到中国中铁建设黄庄公寓隔离场所建设通知后,庞作琨主动请缨,“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坚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带着营销中心人员一头扎进隔离场所的建设中。
“进场材料供应链卡壳,供应不及时,工具也不配套,黄庄隔离点各类材料十分紧缺。”
逆行的勇士
“时间不等人,我们要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尽管天气寒冷,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援建人员的工作热情。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四公司援建突击队顺利完成了板房搭设作业。刚想松口气的时候,援建突击队又接到了新的任务:1月20日早上6点半转场三区作业,进行热水器、卫生间等安装施工,且须在30个小时内完成施工并交付使用。新任务来得急也要求的急,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经过短暂的休息,大家又立马打起精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前往下一个作业区。
一封请战书 最美红手印
1月19日晚上,凛冽的寒风并没有被黄庄公寓隔离所建设现场援建人员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打动,依旧毫不留情地从援建人员身边走过,留下的只有刺骨的冰冷。
“请大家报车牌号、几辆车、几个人….”庞作琨协调地方政府办理了通行证,为援建队伍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以便迅速进场投入援建。随着援建队伍陆续进场,人员也由之前的几个人,一天时间增加到170多人。随着援建人数增多,问题也随之多了起来,这么多人的生活保障问题、车辆的燃油问题……
编辑丨查忠明 审核丨杜龙
1月20日早上6点半,援建突击队已经集合完毕,整装待发。看着大家精神抖擞的样子,援建突击队队长符海亮情绪激昂地对大家说:“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为什么我们来到这里,因为国家需要我们,我们接受着国家的重托,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2021年元旦后,河北石家庄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为安置隔离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石家庄黄庄公寓集中隔离场所建设全面展开,作为石家庄营销中心负责人的庞作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率先投入到隔离点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