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遇见 铁建(九)| 每次出发,都是回家

2020-12-11 12:17:25浏览:688 来源: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遇见 ?? 铁建(九)| 每次出发,都是回家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速递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吊车租赁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安徽公司  张昕

 

“今天汗水下地,明朝鲜花起开放。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每当听到这首歌时,仿佛当初参加公司培训还是昨天是吊车租赁的事情一样。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一年是吊车租赁的光景就这样从我的岁月中溜走了。一年的时间,我经历了许多在大学没有接触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老师没有教过的东西;一年的时间,我从怀揣理论知识的一名应届生成长为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职工;一年的时间,我收获了太多的快乐和感动,也感叹过工作的艰辛与磨难。毕竟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就不再像校园时期那般无忧无虑,工作就是人生的缩影,痛并快乐着。

2019年的7月1日,那是我进入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公司的日子,在这里我接受了近一周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公司领导以及老员工对我们这批应届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公司对我们新生力量的重视,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明确了我的选择。在培训结束后,我被公司分配到了银河一路项目部。初来乍到,忐忑难安,但幸好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的悉心疏导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内心中的紧张被渐渐打破。渐渐地我在融入工作当中,但这一开始就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我对于工程的认知完完全全是停留在书上的知识,而初次接触工地现场时,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缠着我的师父问这问那,于是一路走,我的师父一路解释。最后,从现场回来后我的师父把现场的图纸交给了我,并嘱咐我一定要先把图纸看明白了,再结合现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在一开始还没有定岗,领导也决定让我先从测量学起,于是在那段时间我在办公室翻看图纸、询问同事,一边又和测量主管的同事出去放线,学习测量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加深对现场的了解。经历了多次测量放样以后,我明白了测量必须谨慎、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烙在了我的心里,同样的在技术方面也要做到精准和细心。后来师父逐渐带我去施工现场,在现场我观察他们对于施工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如何处理、如何与作业班组沟通去解决问题,师父也告诉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控施工的质量和关键部位施工的工艺是否符合标准,保证施工的质量。于是在每天测量放线,检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的浇筑等施工过程中穿插的我不再是那个清秀的书生模样,衣服磨破了、鞋子也穿坏了,但是我的经验增加了,我不会再像一开始时碰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有了一定的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渐渐的可以独当一面。

外业施工把控质量的同时,内业资料也不能落下。一个建设项目的内业资料体现了工程实体质量状况、项目过程管理与控制情况,是对建设项目的检查、管理的重要依据,提供并积累了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重要信息资源。所以当施工过程中进展到下一项时,师父就会叫我给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这其中包含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安全事项以及极端天气的注意。在我编写技术交底的同时也是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提升,在观摩一些技术交底的“模板”以后,半个小时也敲打不出几个字了,于是我就动了抄近路的想法,迅速的编写完了以后,就被师父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技术交底训斥了一顿。原因很简单,在一些材料规格、尺寸大小、施工工艺上面编写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本身,而一昧的抄袭只是自欺欺人,禁不住检查也无法承担责任,于是我拿来图纸,翻开规范仔细寻找错误并更正。当我把第一份技术交底交给师父以后,收获了他的认可时,那一刻我嘴角也挂上了笑容,因为这小小的肯定,却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动力。

一年的漂泊在外,淡忘了家乡的味道,但并不代表我孤单,在宿州我收获了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能给我家的温暖,领导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关心,防暑防寒和生活用品的发放、节假日的聚餐、组织活动来给大家解压放松。同事之间更如兄弟一般,年龄相差不大相处起来更容易,生活上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虽然会发生争执但那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但这也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聆听他人的想法。

这一年以来的工作,确实让我领略到了这一行的艰辛,虽然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要将铁道兵前辈们的精神传承并发扬下去,把祖国建设的重担扛在肩头、把保证安全质量的使命牢记心头,尽职尽责、不负韶华。




新相容,心相融


江苏公司  吴进荣


2019年7月31日,我怀着一颗憧憬的心踏上了工作之路,来谷阳路项目部报到的当天,我受到项目经理部领导的热情接待。在领导的谆谆教导下,我当时就暗下决心,在谷阳路项目,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干出个样。

在项目建设前期,我被分到新桥桩基施工,主要负责钻孔桩、钢筋笼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桩基检验批的制作。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我需要严格控制成孔质量(泥浆三大指标);确认钢筋笼下放是否对中、声测管是否完好无损;在砼浇筑过程中,检查砼质量、坍落度是否合格、浇筑是否连续、砼供应是否及时等等,各个工序都是环环相扣,不得有任何纰漏,这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利用下班时间,边看图纸边跑现场,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向前辈请教,最终出色的完成桩基任务。随后项目进入箱梁预制阶段,我被派驻丹阳梁场工作,箱梁预制结构复杂,更有模板盯控,钢筋结构绑扎,砼浇筑、张拉压浆施工及计算,箱梁养生维护、材料计划、原材、砼试块、压浆试块送检、技术交底以及日常的管理与资料验收等。我依旧记得起初我在学习报验时领导对我说的一句话:“不要嫌这些工作很麻烦,我们作为现场技术员,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自己要反复仔细核对,确保每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后来多个工点同时压在我一个人身上,让我感到无从下手, 而且其中的环节一旦出错就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此时我就意识到自己要学的还很多很多,需要不断总结学习、学习再总结,不断提高这一方面的技能。

“技术交底”这一名词是我在大学学习中闻所未闻的,到现在,在梁场做的的第一份技术交底仍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份预制梁施工安全的技术交底,就是这份技术交底整整让我修改了八次,当时我想不通:心想,工程部长下一份交底不就得了,我看看,学习学习不就会了,何必搞得这么麻烦,但当我完成这份交底并真正掌握如何去下一份交底时,我才明白了领导的良苦用心。现在我用一份份交底指导施工队完成了一道道施工工序,看着由图纸到实物的一步一步转换,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欣慰!

现在铁路跨箱梁已预制结束,回想其中的点点滴滴,自己知道其中付出了多少汗水,那是无数个加班的夜晚熬出来的成绩。

随着铁路跨箱梁架设的开始,现在正是梁场大干的时候,自己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了,从箱梁各个尺寸的复核确认,到现场的技术服务,再到监理报验,最后到箱梁检验批、张拉计算等内业资料的整理,这样的事情是自己每天都重复做着的,每次自己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我在空闲的时候也会拿着图纸,拿着卷尺,去测量现场的尺寸,对外观不好的地方会跟梁场管理人员、施工队说是怎么造成的,也会学习好的施工方法,把好的施工方法分享给现场的施工队,让自己和施工队一起进步。现在虽然管理的事情比较多,但是感觉很充实,自己的师父、项目部的领导以及经验丰富的前辈们会经常跟我聊天,给我讲述一些吃苦耐劳,多学多看的精神,我也始终相信成功不是偶然的,都是要靠脚踏实地做出来的。白天虽然在工地忙碌了一天,晚上我仍然坚持对白天所做的事情进行梳理、总结,把一天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让以后计量计价有理有据,对于白天所遇到的典型问题,自己也会记录下来,避免以后再遇到同样问题时束手无策。

作为一名现场技术员,除了施工上的技术服务,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也都要自己实时去盯控,不能有任何的疏漏。炎炎夏日加上繁重的工作,使得工人们燥热难耐,因为高处有龙门吊在吊放模板,风险系数很大,我去提醒工人在施工现场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帽,以此来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名工人非但没有按照叮嘱去佩戴安全帽,反而对我大声呵斥,说:“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么炎热的夏天,戴上安全帽怎么干活!”听到这番话我委屈的流下眼泪,因为我自己的父亲也是一名工人,我从小就深知工人的辛苦与不容易,但是在安全方面的事情上我从不让步,自己也深知“安全大于天”的这个道理,我仍旧坚持让工人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工人也越发生气,后来上升到了争吵的地步,项目部领导得知后,第一时间帮我出面,帮我解决了与施工人员的矛盾,那个时候,我知道,作为项目的一员,我为领导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感到温暖与幸福,身为中铁建的一员,我有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和锻炼,感到无比自豪。现在的工地不再显得那么陌生,每当自己走在施工现场时,遇到施工队,他们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和谐,此时此刻,我知道工人们已经认同我了。

谷阳路跨铁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我们的箱梁预制工作也很紧张,我需要继续提高工作效率,争分夺秒的给咱们的工期减少压力。在给施工队定节点任务的时候,自己也会反思如何给施工队提供最大的便利,怎么能充分利用好手上的资源,做到不浪费已有的人力物力,让工人有事可做,让材料物尽其用,让自己成长起来。当然我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平时的工作中需更加注重细节,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的能力,图纸要与现场施工结合起来,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实践、勤于实践、立足现场,深入现场、服务现场,真正做到“快行动、勤汇报、严闭环”的工作要求!

现在的我仍然怀念入职培训的那段美好时光,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中国铁建,那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奋勇向前,如今,我将继续秉承这种铁道兵精神努力拼搏,工作中不断学习,辅以求精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无愧于公司的信任与培养,做一个爱岗敬业、敢干敢当的中铁二十四局人。

2020年,我将与公司并肩时光,不负韶华,修炼大担当、大勇气、大智慧、大格局;不负所爱不负被爱,邂逅温暖邂逅欢喜,邂逅更好的自己,与公司一起展望美好未来!




每次出发,都是回家


南昌公司  韩双虎


像满怀期待的步入大学一样,一年前我怀揣着满腔热血和希望进入了中铁二十四局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一年的时光让我体验到了关怀和包容,在融洽的氛围下开始为和若铁路的修建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其增砖添瓦。

一、欲编织经纬,先学起测量。

2019年8月1日正式踏入了这片带着神秘色彩和异域风情的土地。作为一个在大西北长大的男孩来说,人们口中新疆的炎热和干燥,让我对其充满了信心,自认为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但是现实还是给了我当头棒喝。祖国边疆的温度犹如本地同胞的待客之道般热情且持久。入职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从基础工作测量放样做起。我的测量师父是一位工作认真,幽默风趣的东北大哥。这一年工作中所用的测量知识及基本读图能力多为他所教授。作为一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铁路施工的测量知识及图纸对我来说着实是一个硬骨头,这也是让我工作的入门变得举步维艰。于是第一次上工地测量,我的测量师父手把手教我如何使用最常用的测量仪器—RTK。从资料室指导仪器的每一个组件的名字、到现场之后根据设计院所给CP点对仪器进行校正、仪器校正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当场解决、仪器校正之后及时对放样误差进行确定、现场测量放样过程中仪器信号不稳定的解决方法、以及测量放样后对现场测量放样工作的记录和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交付等等,我师父手把手带着我一直进行学习。每次外出测量,海龙哥(测量师父)都会通知我一同前去,因此我也有了大量可以实践操作的上手机会。我感觉每一天自己都会有进步。慢慢的,我对测量仪器越来越熟悉,工作忙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单独出去测量放样。

二、炎炎夏日,风沙作伴。

8月夏日骄阳的暴晒让蝉鸣都显得太多聒噪。基础的测量已经可以得心应手,但让我措手不及的还是新疆风沙时常的光顾。隔三差五的沙尘略过,满地的农作物和果林遍被盖了一层尘土做的衣裳。每次测量经过玉米地和果林,身上总会夹杂着尘土的那种呛鼻味道和身上汗水的味道,耳朵里面、鞋里面都是沙子和尘土。前脚刚刚顶着玉米地里面的灰尘迈出来,后脚便可能会一脚陷入因漫灌而变成泥潭的枣林。8月份的天气更像是娃娃脸,前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你的耳朵里可能已经灌满了风沙,像是从沙包里面刚刚钻出来一样,在这样的外业环境中,同事们相互鼓励,苦中作乐,我们的工作却也是有声有色。

三、正式拜师,入门先打三年桩。

入职满一个月后举行拜师仪式,我很幸运的成为了我们总工的徒弟。说是徒弟,他却是把我们当做他的小兄弟。在生活上对我们新来的见习生无微不至的关照,时常和我们在工作之余开玩笑,和我们打桌球,切磋乒乓球。在工作上对我严格要求,要求我们每日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及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他进行反应。我师父便会根据我们的反应的学习情况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安排。作为我们分区的项目总工,他要统筹兼顾全线的生产及技术问题,却还是每天晚上坚持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一回复我们的问题,文字叙述不够深刻就会将图纸拍照或者电子版图纸截屏并编辑文字,将不会的知识点都编辑进去发给我们学习。他时常告诫我们一句话:努力一天和混一天看不出差别,不要嫌弃手头的工作重复单一,一件工作在重复的过程中要越做越精,越做越好。在他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我对工作的重复单调性有了新的理解,每日认真做好自己的测量工作,并晚上抽空熟悉图纸。由此开始了一步步的成长。

随着对图纸也有了更好的领悟,对铁路路基,桥梁等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恩师便交与了我更重要的任务,管理我工区60公里范围内唯一一座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恩师亲自拿着图纸带我去钢筋加工厂现场观看钢筋笼的制作,加密箍筋的布置,主筋的搭接和预弯等,教我计算摩擦桩的钻探要求,沉渣厚度等等如何查阅规范进行现场要求,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现在我们的连续梁已经马上开始中跨合拢了,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慢慢上手,拿到挂篮图纸不懂后锚的预埋,在B站搜索相关视频自己补习,配合现场在对有经验的师父一遍遍询问,到现在可以轻车熟路的从容处理连续梁的问题,是师父和部长他们教会了我太多。他们总是不遗余力的想要把自己所学所知都灌输给我们,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多的良师益友,让我们褪去校园的稚嫩书生气,逐渐走向一名合格的铁建员工。

四、每一次出发,都是回家。

作为我标段的重点性控制工程,工期紧张且检查繁多,工作之余的迎检工作像是这8月的酷热阳光,晒得我们快喘不过气来,但是这片土地上有我们酷夏测量撒下的滴滴汗水,有我们深入沙漠找点的串串脚印,有冬日寒风在手背留下的道道皲裂伤口,也有我们的满怀期待和喜悦。世间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我们铁建男儿怀揣编织经纬,筑梦城市的宏愿,岂会因此丢掉初心,卸下肩上责任。只有迎难而上,扛起责任,稳步前行。在日常的相互鼓励和进步中,大家早已经成为了兄弟姐妹,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个家。

愿未来的施工之旅中不忘初心,且常怀感恩之心,铸造一个个精品工程,在工作的磨练中成长为一名富有工匠精神的铁建男儿。          


我和铁建的故事

未完

待续


供稿:集团公司党委干部部(人力资源部)
编辑:集团公司新媒体工作室
审核: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周光民赴中土集团开展商务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