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
2020~2021年度
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名单
正式公布
公司今年共有 5 项工程
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其中公司参建是起重机的
武汉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
深圳地铁9号线工程
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
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工程
乌兹别克斯坦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
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至此,公司已累计获得
国家优质工程奖 22 项
▲ 上下滑动查看
汉正街站台层
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是一条跨越汉江,连接汉阳、汉口是起重机的轨道交通骨架线路,也是武汉市首条使用A型车是起重机的线路,线路总长35.95千米,是武汉轨道交通网中最长的地铁线路,设站27座,换乘站14个,工程总投资272.36亿元。其中11标段(两站一区间,武胜路站~汉正街站)由公司参建施工。本工程明挖基坑均沿中山大道敷设,地处市区繁华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建筑物密集、管线复杂,道路交通繁忙,人流车流量大,只有保证基坑稳定,才能保证工程和周边环境安全。武-汉区间采两台土压力平衡盾构施工。武汉地铁6号线一期的建成通车缓解了汉阳、汉口两镇之间巨大的过江压力,有效带动沌口开发区、常青组团以及金银湖地区的发展,重新激发六渡桥、汉正街等地区的活力。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线路起于红树湾南站,止于文锦站,经南山、福田及罗湖三个行政区,线路总长25.46千米,设车站22座(换乘站10座),全部为地下站,其中车公庙(含)~香梅站区间由公司承建施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在国内首次应用预埋滑槽技术、开创地铁预埋技术先河。预埋滑槽技术可确保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高机电安装工效,零噪音、零粉尘,运营阶段维修保养、更换设备方便。工程具有:人流量大、管线改迁量大、树木迁移量大;小半径隧道4处、小净距叠线隧道5处;施工低净空、运营低振动等特点及重难点。
郑州轨道交通东西向骨干线路,与1号线一期、2号线、城郊线一起构成“十”字型轨道交通线网基本骨架。打通了东、西大学城之间的“郑州拥堵”,串联了散落在郑州城区的高校明珠,被誉为东西大学城间的“交通快线”。线路全长15.007公里,设10站10区间,与3条轨道线路换乘,近距离下穿敏感建(构)物118处、既有线8处、河流3处等,环境极其复杂,安全风险高。该工程首次进行了地铁运营线两端多系统同步对接、设备改造及兼容,并一次整体开通。在地铁出入口等附属基坑首次应用SMW工法桩,填补了SMW工法桩在郑州地铁项目施工空白。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象颈岭)呈东西走向,线路西起黄埔区鱼珠,止于增城区新塘镇象颈岭,线路长约27.03千米,均为地下线敷设方;共设置换乘站4座,分别为鱼珠站、裕丰围站、夏园站、新塘站。最大站间距3.71千米,最小站间距1.52千米,平均站间距为2.6千米。设车辆段(含控制中心)1座为官湖车辆段,主变电站座,分别位于夏园站附近和官湖车辆段内,国内第一条采用最高速度100千米/小时的8辆编组A型车的高运量线路,“运得多、跑得快”,满足超大客流需求及快速直通的时空目标要求。广州第一条兼具城区骨干线和市域快线双重功能特点的线路,满足双重功能需求,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卡姆奇克隧道由隧道正洞和服务隧道组成,隧道正洞为单线铁路隧道,长19.2公里,服务隧道位于隧道正洞左侧,长19.268公里。工程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组织难度高;岩爆频发,安全风险极高;七条超长断层,施工技术难度大;当地工人缺乏施工经验,用工属地化难度大等重难点。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形成了一种释放隧道高地应力岩爆破坏的超前双导洞施工方法、一种主动防治岩爆的超前支护方法等6项发明专利,形成了特长隧道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和高地应力岩爆预测预报2项省级工法,为“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共赢贡献了中国智慧,成为中国建造“走出去”的标志性工程。
延伸阅读
国家优质工程奖
公司历届获奖工程一览表
长沙南湖路湘江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