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
暨复杂条件盾构施工技术国际论坛
在杭州圆满举行
会上,全国首届“盾构工匠”评选揭晓
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2名员工获奖
乔晓亮荣获首届“盾构工匠”称号
乔晓亮(右5)获评盾构工匠荣誉称号
让我们赶快一睹工匠风采吧!
﹀
﹀
乔晓亮,男,中共党员,2009年7月加入城轨公司。工作10年来,他跟随城轨公司发展步伐辗转于西安、昆明、佛山、广州、武汉等地,经历盾构进出洞30余次,安全下穿密集房屋群、河流、高架桥等风险源40余次,参与是吊车价格的盾构掘进里程逾四十公里。他牵头完成了公司第一台盾构机调试工作,成为盾构机拆装及维保“高手”,在他是吊车价格的培养下,可独立调试盾构机是吊车价格的技术人才已覆盖公司十几个盾构施工项目,为解决公司技术人才短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参与施工建设的西安地铁一号线十二标创下西安地铁线单天掘进总环数第一。
乔晓亮在长期的盾构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研制了很多利于快速施工和设备维修的工装平台等,为公司解决了一项又一项的盾构机“疑难杂症”,被誉为“盾构医生”。其中,用于盾构机站内拆解螺旋机的方案,便于在站内更换螺旋机,提高了工效;用于油缸耐压检测的检测平台,可以测试所有油缸的耐压性能,实现了自主检测;用于拆解台车轮对的拆解平台,可以轻松拆解台车轮对的销轴,方便了维保人员作业;用于拼装机液压系统的阀块重新设计,解决了液压阀块频繁漏油和经常卡顿的现象。其参与完成国家专利20余项,参编行业标准多项,发表论文多篇,所著工法、专利等分别获得2017年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优秀工法一等奖、2018年集团公司“五小”成果评比一等奖、2018集团公司科技奖二等奖、2018湖北省优秀工法一等奖。
尹奇瑞在长期的盾构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生产。他在施工实践过程中发明了封顶块标准尺,解决了管片拼装完成后脱出盾尾时封顶块下坠错台或管片拼装时封顶块预留空间过小而导致管片破损的问题,大大保证了成型管片的质量。封顶块标准尺因此获得了2016年公司“五小”创新成果一等奖,并已在全公司推广使用。另外,他参与研究的针对管片拼缝渗漏进行压力灌浆堵漏的施工方法、盾构隧道施工移动作业平台、隧道水平运输电机车自动冲洗装置等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提出了“10+2”工作模式,即10小时正常施工掘进,2小时设备强制维保。盾构施工是主要依赖于盾构机、龙门吊、电瓶车等大型设备的机械化施工,2小时的强制维保的贯彻落实,使这一工作模式体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设备正常运转率达到了92%,实现了“日均12环”的均匀快速施工目标。
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拓者”
他们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团结协作、追求卓越
以创新智慧和匠心品质,铸就精品隧道
“盾行九州、匠心城轨”
向身边的盾构工匠致敬!
供稿:城轨公司
编辑:屈曼曼
推荐阅读
加速研发隧道施工利器,抢占行业发展新高地
这,就是中铁十一局
惊艳!中铁十一局2020版宣传片震撼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