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上海局集团【聚焦】三十而立谱传奇 浦东建设传佳话

2020-11-21 21:00:46浏览:1963 来源:中铁上海局集团   
核心摘要:【聚焦】三十而立谱传奇 浦东建设传佳话


给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不是豪言壮志,是黄浦江畔是大吊车的传奇。


黄浦江,接长江、入东海,沪市地标是大吊车的母亲河,蜿蜒流淌将上海滩分成浦西和浦东,也把大上海分成了两个世界;百年前是大吊车的浦西已是繁华的“十里洋场”,而30年前的浦东仍是阡陌之地,在“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尴尬中叹息。


1990年4月,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在改革开放大潮汹涌澎湃的上海给了一个“支点”—浦东经济特区。点石成金,沧桑巨变。浦东由此成为中国从经济领域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攻坚破冰的“试验田”、创造奇迹的“代名词”、中国享誉国际的“改革样本”,像一张烫金名片,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8家落户,经济总量增长118倍,地区生产总值达7110亿元人民币,带动着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腾飞。

▲华海公司参建的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

一个支点,一个契机。闪耀的东方明珠,也吸引着中国建设大军的百鸟朝鸣。


1993年1月,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1993年7月,中铁三局华海公司在上海注册挂牌。这是中国中铁唯一不用地域和序号冠名的三级公司,也是中国中铁唯一誉为“插在上海的一面旗帜”。冠名华海,意在立足上海,辐射华东,面向全国,走向海外;旨在不辱使命,扛旗树誉,跃马扬鞭,光彩夺目。


其实,早在国务院“政企分离”深化改革的1985年,华海人就进入上海,承担了石洞口电厂、莘松高速公路、上海地铁1号线试验段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并在上海严重缺煤时,用为职工生活配送的铁路自备专用车为上海运煤,受到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的高度评价。1988年12月15日,华海人参建的南浦大桥动工;1991年11月,中标杨浦大桥浦东主引桥四标工程,仅25天就赶在寒流前完成制桩627根,并打下第一根桩,提前34天完成承台下部工程,用开工第一、质量第一、竣工第一的佳绩,彰显了铁军风采。

▲1985年,华海公司的前身来到上海,独立承担了上海地铁试验段的建设

1992年,上海驶入“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快车道。华海人乘势而上,在市府一号工程、以“申”字设计、三横三纵的总长为64.19公里环绕高架立体交通网建设中,历时7年,完成了内环高架2.2、2.10两标,延安西路地面1.1、高架2.1两标工程,成为参建主力。继南浦、杨浦大桥建设后,华海人再接再厉,1994年4月,中标徐浦大桥浦东引桥四标段;之后参建了卢浦大桥、奉浦大桥,成为国内参建黄浦江上大桥最多的央企,为浦东、浦西交通便捷、经济一体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南浦大桥通车典礼

1995年,中标莲花路立交桥、东湖立交桥工程;1997年,先后承建上海外环线莘庄立交桥4.1标工程、上海第一条引资建造的高架路逸仙路2.4标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进场路四标工程、上海远东大道15标川杨河大桥主体工程;2000年,承建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九加一”的重要组成部分莘奉金高速公路西段1标,全长12.8公里。


2001年,中国中铁先后在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华海随之改制为中铁三局集团上海华海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中国中铁战略重组,华海作为全资子公司,划归新成立的中铁上海工程局。然而,冠名在变,华海人为大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的斗志丝毫不变。先后建设了浦东新区国际机场次进场高架快速路、浦东新区浦川路跨龙东大道立交桥、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大型互通式立交工程、浦东大道、上川路拓宽改造工程、地铁2、4、6、8号线浦东段整体道床轨道工程、2号线川沙站和华夏东路车站以及11号线三林站工程。

▲华海公司承建的上海地铁2号线轨道工程

▲华海公司承建的上海地铁6号线辅轨工程胜利开工

在地质软弱、管线纵横、交通繁忙、场地狭窄的情况下,华海人不仅以率先开工、文明工地、爱民工程、优质工程的“四个第一”,荣获上海市政金奖、铁道部优质工程一等奖、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而且连续5年荣膺“上海市优秀公司”、4次评为“上海市优秀施工企业”,被表彰为“上海市国内协作优秀企业”,信誉排名位列入沪百强企业之首,用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浓墨重彩,饮誉申城。

▲华海公司承建的上海地铁1号线工程荣获詹天佑奖 

光阴荏苒,30年过去了。翻卷过去的岁月,令人心潮澎拜;定格历史的胶片,令人心花怒放;聆听凯旋的战歌,令人心旷神怡。利与义的选择,退与进的权衡,苦与甜的滋味,铭记着华海人无尽的故事……


1997年8月5日14时28分,华海公司浦东新区远东大道川杨河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突然跑进一名民工,用颤抖的声音告知:俺的几个伙伴,在附近敷设地下管道,被有毒气体熏倒在里面,下去营救的人也没了音讯。


人命关天,险情就是命令!正在紧张工作的项目财务主任朱松涛、人事主任秦绪刚等人闻讯,立即从办公室里冲出来,一边启动安全应急预案,通知青年突击队带上鼓风机救援,一边飞奔赶到出事地点。


此刻,正值盛夏酷暑的高温时节,既缺照明,又缺氧气,简短了解情况,共产党员朱松涛,让民工们准备一些湿毛巾暂作防护面具,与迅速赶来的青年突击队,展开了紧张营救。


抢先下井的朱松涛,用绳索捆住腰间,用湿毛巾围住脸,顺着管道向前摸索前行。随后,秦绪刚交代井上的人:“若不见绳索动了就赶紧往回拽”,便又带着5名突击队员,也和朱松涛一样,按相隔5米的距离鱼贯进入,顽强向前摸索,终于找到了中毒晕倒、人事不省的民工兄弟,并用绳索捆绑,将他们营救出来。

▲华海公司承建的上海地铁1号线轨道施工

浦东新区远东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得悉后,专门发出通知,号召全线参建各单位、全体指战员向他们学习,指挥长庄少勤(现任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不仅在会议上对他们的英雄壮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而且还亲自到项目部看望问候。遇险民工的所在单位,派人登门感谢,并赠送“见义勇为、铁军风范”的锦旗。《浦东新区报》《铁路工程报》相继报道,他们的事迹被列入浦东新区1997年精神文明建设大事记。

华海公司承建的上海浦东铁路工程架梁施工

三十而立,浦东从滩涂到天际线现代化新城的崛起,惊艳世界。浦东矗立的不仅仅是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用速度跑出风采、用品质创造辉煌、用奋斗书写华章、用智慧拥抱世界的一面旗帜,更是中国现代建设大军展示大国实力、彰显民族自信、诠释体制优势、筑造惊世工程的一张答卷。华海在浦东崛起的传奇里,演绎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担当”的铁军精神,是这张中国答卷的缩影。


中流击水,浪飞舟。在“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而立之年的浦东又肩负起用7年时间实现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的新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格局的“中国号”,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速前进,作为中国轨道交通领军企业的华海公司,亦将一如既往,为中国答卷添砖加瓦,为中国旗帜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一线创新】提质增效!这些科研成果不简单

【决战四季度】常益长高铁全线首个双幅转体梁完成同步转体

【决战四季度】全线唯一超额完成!勐绿高速公路6标取得重大进展

【决战四季度】国道109项目标准化施工迎来全线观摩





编辑策划:局宣

稿件来源:华海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二局中铁二局欢送全国劳动模范徐州、邓召益赴京参加表彰大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