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凌晨,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承建是吊车出租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为确保转体精度,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是吊车出租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是吊车出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中新社、中国科技网、中国交通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图为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0-10/30/content_2015809.htm
新华社
当日凌晨,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140米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成功完成转体。
链接:http://home.xinhua-news.com/work/search
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链接:https://tv.cctv.com/2020/10/29/VIDEsGl9HcVYkm0vAynIFRgc201029.shtml
新闻直播间
链接:https://tv.cctv.com/2020/10/29/VIDEpY4Wm9HyQ4SOY172a34V201029.shtml?spm=C53156045404.PKXC0xLPAnP9.0.0
正点财经
链接:https://tv.cctv.com/2020/10/29/VIDEl8EOB4tMJZNJhJJHiHAi201029.shtml
午夜新闻
链接:https://tv.cctv.com/2020/10/30/VIDElteBr28s23CKnD1PvxKV201030.shtml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工人日报
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于10月29日凌晨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
链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paper/paper_content.html?type=grrb&date=2020-10-29&page=4&index=3
中新社
10月29日凌晨,经过90分钟的紧张施工,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三条既有铁路线的转体梁成功顺时针转动83°,并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我们这个转体梁是全国首个跨坐式单轨转体梁,是采用墩顶转体,转体重量是5800吨。我们的工程主要是涉及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上跨三条营业线,分别是宁安高铁、合杭高铁和宁芜铁路,还有周边临近道路,北侧我们是上跨既有房屋,施工风险比较大,还有一个墩身比较高,技术安全风险也比较高。
据了解,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一只巨大的“蜻蜓”。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最终进行桥梁转体。
我们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以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最终将球铰安装精度严格控制在0.5毫米以内,在正式转体前,我们还专门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了转体的各项参数和梁体的结构稳定性。
据悉,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构建轨道交通,提供了技术、运营方案和管理经验。
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sp/9325817.shtml
新华网
这是成功完成转体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10月29日无人机照片)。当日凌晨,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140米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成功完成转体。
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20-10/29/c_1126673198.htm
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3条铁路营业线的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
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冲介绍,为确保转体精度,该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m.news.cctv.com/2020/10/29/ARTIO8PDJxUI7eCXcajqGtGj201029.shtml
光明日报客户端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冲介绍,为确保转体精度,该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de7dbbb35313431da4dcabd16e95bf57
中国科技网
10月29日凌晨,安徽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冲介绍,为确保转体精度,该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10/29/content_1034406.shtml
工人日报客户端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web.app.workercn.cn/news.html?id=138110
中工网
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于10月29日凌晨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
链接:http://finance.workercn.cn/33005/202010/29/201029081946659.shtml
中国新闻网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
“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对于技术要求和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挑战。”中铁上海局一公司芜湖单轨项目部总工程师唐琪说,“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我们采取先平行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冲介绍,为确保转体精度,该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0-29/9325449.shtml
中国政府网
当日凌晨,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140米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成功完成转体。
链接:http://www.gov.cn/xinwen/2020-10/29/content_5555870.htm#1
学习强国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3条铁路营业线的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
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为确保转体精度,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315502726759719599&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3315502726759719599
中国交通新闻网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冲介绍,为确保转体精度,该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度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www.gov.cn/xinwen/2020-10/29/content_5555870.htm#1
中国质量报
10月29日凌晨,由有限公司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会为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未来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构建轨道交通,贡献先进的跨座式单轨技术、良好的运营方案和优质的管理经验。
链接: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93573.html
安徽卫视
链接:https://news.cctv.com/2020/10/30/VIDEKkJJkOucor2LmvHbIoIY201030.shtml
安徽工人日报
昨日凌晨,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内,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该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主干路,东西两侧临近既有线,安全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采取先平行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设置转动体系,进行桥梁转体。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了解,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跨座式单轨项目,是芜湖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链接:http://epaper.xunbaoah.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doc_id=8380
文汇客户端
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团东华地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经过近90分钟顺时针转动83°,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转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梁体距离地面30多米,墩身两侧梁体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该转体梁上跨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极高。
作为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进行了科研攻关,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果。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曾凡冲介绍,项目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了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的影响,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建设者还进行了3°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
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yw/20201029/377033.html?timestamp=1604025614735
大江晚报
10月29日凌晨3时40分,历经55分钟,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在30米的高空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这是芜湖轨道交通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标志着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大挪移”。
链接:http://epaper.wuhunews.cn/djwb/pc/content/202010/30/c173226.html
10月29日凌晨3时40分,历经55分钟,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上跨宁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合杭高铁转体梁在30米的高空顺时针转动83度,实现精准对接。这是芜湖轨道交通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标志着全国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成功完成转体“大挪移”。
轨道梁长140米、宽9.6米,重达5800吨,位于2号线一期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梁体距离地面约30米,这也是2号线一期最高位置。由于该转体梁东西两侧上跨宁芜铁路、宁安高铁、合杭高铁3条铁路营业线9条轨道,北侧临近及上跨房屋,南侧上跨北京路,周边施工环境复杂,对技术要求和安全生产都带来了极大挑战。
据芜湖轨道交通三分部负责人曾凡冲介绍,为最大限度保障转体梁施工安全、避免对铁路干扰,施工单位先采取平行与铁路、通过挂篮作业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块连续梁施工,并在梁体与墩顶之间搭设转体操作平台,抓紧利用夜间铁路“天窗期”进行转体梁转体。项目管理团队对转体梁轨道梁搬运机的连接结构、下转盘滑道位置调整装置、转体梁墩顶转动件定位装置、跨座式单轨救援通道搬运机、钢轨道梁安装胎具等工装特意进行了科研攻关,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1项、国际PCT专利1项。
为确保转体精度,项目部特意邀请专家对转体关键部位球铰的安装控制及转体施工组织进行反复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对球铰位置精度影响,最终将球铰位置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在正式转体前,项目部还于前一日凌晨进行了3度的试转体,全面检验转体各项参数和梁体结构稳定性,为此次顺利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是全国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轻型跨座式单轨项目,同时也是安徽省单体最大的PPP项目和芜湖市迄今规模最大的民生交通工程。芜湖轻轨建成开通后,对芜湖市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将对我国二三线城市相同制式轨道交通的推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链接:http://epaper.wuhunews.cn/djwb/pc/content/202010/30/c173238.html
猜你喜欢
编辑策划:局宣
稿件来源:一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