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1年多是单梁起重机的鏖战
一公局集团四公司参建
广西在建第一公路长隧——文圩隧道
于近日取得重大突破
项目双洞累计进尺突破1000米大关
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是单梁起重机的第一步
却给大瑶山深处是单梁起重机的建设者们
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慰籍
常人很难想象
这条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高风险隧道的背后
是一个个不畏艰险的勇者故事
文圩隧道洞口
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全长261.6公里,由一公局集团隧道局以总承包形式承建,主线按照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项目建成后,对于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改善沿线地区交通条件,促进地方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荔玉控制性工程——文圩隧道位于大瑶山深处的广西蒙山县夏宜乡,双洞长9.4公里,是广西在建第一公路长隧,由四公司荔玉6标、华北公司荔玉4标共同承建。沿着崎岖山路前行,来到文圩隧道6标工区,“不忘初心筑广西长隧,牢记使命创品质荔玉”的标语整齐排列在洞口上方,材料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地往工区运料,现场一片忙碌。
进场材料陷在路上
“5月份之前可不是这般场景,那时候路不通,材料运输车很难开进来。”6标项目负责人许祥贵称,项目前期困难重重,建设举步维艰。起初,项目唯一的运输材料通道被阻,经过长达半年的沟通,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后来,雨季来临,施工便道上不时出现滑坡、崩塌险情。
“经统计,今年累计下雨时间长达180天之久,长时间受暴雨影响,沿线旧路边坡塌方严重,给施工生产造成重大影响。”许祥贵说,困难面前,项目团队没有退缩,而是列出清单,一项项破解。
运输通道塌方严重
材料进不来的时候,大家苦于有劲无处使。现在好,攒下的一身力气派上用场了。现在,项目团队昼夜奋战,不断向大瑶山深处掘进。
不过,隧道越往前掘进,情况越复杂多变。
昼夜奋战向前掘进
当项目不再为施工机械、材料不能进场的问题所烦恼时,隧道施工时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大涌水。“水从掌子面喷涌出来,太大了,完全堵不住。”项目总工程师赵兴华称,隧道内涌水量最大一天达到2万立方米,才一会时间,涌出的水就犹如河流一般。
隧道里出现大涌水
“前期已经探测到涌水,但这么大的涌水量完全超乎预期。不过,遇到困难我们也从不会躲,必须想办法解决。”赵兴华说,文圩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以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为主,这种地质最易发生大涌水。项目针对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数据,编制了反坡排水方案,并在施工中动态调整。
施工人员努力解决排水问题
文圩隧道反坡排水方案采用三级排水,掌子面设临时积水坑,二衬端头设移动泵站,洞外建沉淀池。为确保洞内排水正常进行,不因电路问题导致抽排工作的间断,还设置了一条专用反坡排水供电线路,保证隧道内正常施工。同时,项目在隧道内每400米设置一个水箱和两个水泵,将所有的水通过排水箱排出。
C6超前地质钻开进文圩隧道
与此同时,有隧道“小霸王”之称的C6超前地质钻开进了文圩隧道,可以探测到前方100多米以外的地质及水系情况,极大缓解了包括涌水在内的诸多施工难题。这对于建设者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尽管目前施工情况比较稳定,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在文圩隧道口,许祥贵表情凝重,“谁也不知道前方还有没有重大险情,现在我比较担心前面的断层带会出现更大涌水,出现反坡排水施工时涌水淹没隧道的情况”。
但他凝望着正在掘进的文圩隧道,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能在既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