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穿秦岭放在二十年前,中国的建设者想都不敢想。现在随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和隧道施工装备制造能力的突飞猛进,我们具备了建设秦岭输水隧洞的条件。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磨蚀性硬岩中掘进,就和在‘钢板之中打隧洞’一样。”中铁隧道局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岭南TBM掘进段项目经理赵毅介绍到。
作为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洞穿秦岭的超级工程,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大埋深的施工环境也是国内外罕见的。在这里最大埋深可达2050米,平均埋深也达1300米,是目前世界在建埋深最大的输水隧洞。
高埋深、高地应力带来的强岩爆如影随形。给在高磨蚀性硬岩中掘进施工的中铁隧道局建设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施工风险。在这种“三高两强一长”即高围岩强度、高石英含量、高地应力、强岩爆、强涌水、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环境下,项目TBM每掘进一米,建设者们都要付出百般辛苦。
尽管如此,进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岭南段TBM施工现场,不时会看到工人们将重达百余斤的TBM刀具运送出隧洞,这些刀具大都磨损严重,这种场景在普通山岭输水隧洞施工中很难见到。
“我们使用的设备世界先进,我们采用的硬岩掘进施工技术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在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这种高磨蚀性硬岩中施工还是面临很大困难。”游金虎说道。
此外,秦岭水系发育,地下水发达,超过最大设计量近4倍,工人们在隧洞里施工常常要“水中跋涉”。受高温、涌水影响,洞内湿度超过90%,环境异常闷热潮湿。而且当前项目TBM独头掘进也超过10公里,超长距离通风的困难也加重了洞内的潮湿程度。所以对现场的工人而言,洞内一年四季都是高温酷暑。
干最难的工程,掘最硬的岩石,战高温,斗岩爆,克涌水,穿秦岭,这群中铁隧道局的建设者们为水而来。引汉水济渭水的梦想,也在TBM的一点点掘进中,一步步成真。(冯晓博 吴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