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激起千层浪
围观群众
小编,你这题目有错别字哈,“实”应该是石头是随车吊车的石吧。
大妹子,我要说是随车吊车的实可是俺们房桥公司落实项目管理年活动出实招、下实功哈。
小编
围观群众
好呀,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哪些高招落实到项目管理年活动啦。
别着急,打好精神,请听我慢慢道来~~~
小编
近日,房桥公司项目管理年活动专项督导组奔赴一线“回头看”,5个机关科室驻扎项目部三天,查漏补缺,一对一指导,深度帮扶解决管理问题。这是该公司继年初第五次总结部署会后,深化“项目管理年”活动是随车吊车的再次启程。
督导组到项目召开“回头看”督导会
项目是施工建筑企业的创效主体,高“品质”项目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几年来,围绕十四局集团公司开展的“项目管理年”活动,房桥公司以“实”贯穿,出实招、下实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优化升级项目管理,以优质项目助推“品质铁建”建设。
统揽宣贯——踏实
召开深化“项目管理年”活动推进会暨经济活动分析会
分管领导到一线召开总结部署会、专题推进会
自2016年开展“项目管理年”活动以来,该公司总体部署,全员参与,推动活动迅速进入正轨。他们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压实责任;分管领导到一线宣讲形势任务,大力发动;半年一次总结再部署,强化进度;分阶段调整活动重点,务求实效。随着动员会、总结部署会、专题推进会等“会议”督促,以及自查、督导、专题报道等“全覆盖式推进”,该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目标及公司发展形势、工作规划,全员熟知,上下同心戮力,活动扎实开展。
精心谋划——务实
机关部门到项目进行全方位专项帮扶
“向在建要效益”是开展活动之初该公司的一个共识。为盘活项目,提高效能,他们设计方案,补强短板,步步为营,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出击,逐一消除。
行有方案,动有“指挥”。围绕项目创效,该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重点进行“流程梳理”,2018年全年梳理合规运行管理152项,捋顺了工作流程,疏通了机关管理的“大动脉”,也从管理层开始进行第一轮“冲击”。随后,他们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五大行动”“二次经营方案”“党建交底”、明晰“30项重点工作”,“项目管理试验室”“中标交底”“前期策划”等重点工作使项目自查有方向,机关帮扶有重点。督导也从“经济专家组”扩展到党建、经济、生产、安全于一体的全方位专项督导组群。
稳步推进——扎实
深入项目,召开总经理现场办公会
督导组到一线项目悉心指导业务、答疑解惑
该公司紧紧抓住“降本增效、提质升级”的主旨 ,围绕“精细管控、突出创新”这一主线,以总经理现场办公会、督导组的形式从管理流程梳理、成本预控、合同交底、成本二次分解、生产进度、安全质量、党政、综合管理等方面稳扎稳打地开展自上而下的帮扶工作。
专项督导组通过现场实地检查与督导,建立问题清单和销号制度,对督导单位开具《管理建议书》,全面排查和督促整改落实。全年总经理现场办公6次,三个督导组进驻项目51次,风险防范、培训指导、清单梳理、问题整改、评分考核、回头看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每年,督导覆盖率达95%以上,同时还就整改效果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经济督导与“回头看”的无缝衔接,对项目不同时期、不同问题层层过滤,筛出死角与盲区,让项目基础工作更规范、制度执行更刚性、效益目标更明确。
成效显著——充实
以“项目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该公司延伸机关管理链条,强力推行责任成本、目标成本管理,各种管理行为更加规范,2018年全年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零投诉,促进了项目经济良性规范运行。
小发明,“章”现作用
该公司济南地铁项目部提出了“程序责任到人”的管控措施,在管片黏贴胶条等工序中采用了“责任人盖‘专用章’”的管理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钢筋变“废”为宝成功案例
检索钢筋余料信息丨该公司成都项目部使用的14mm螺纹钢每根会产生1.64m余料(由于钢厂只提供国标定尺钢筋)。
群发信息 匹配成功丨 该公司设备物资部在业务联系群中发布信息,经询问,韩城分公司弹性支承块使用的主筋为14mm螺纹钢,下料长度1.5m。
废物利用 双赢双收丨该公司成都分公司已向韩城分公司发送第一批总计128.08吨14mm螺纹钢(后期陆续产生的钢筋余料将继续调拨)——成都分公司盈利12.8万元,韩城分公司以内部优惠价购入,节约成本20余万元,实现了“废物利用,双赢双收”。
“回头看”工作与查遗补缺,督促整改相结合,提升了管理效能;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的修补,为项目创效创收扫清了障碍;短板补强,成立研发中心,探索装配式建筑向全产业链智慧工厂建造模式转变;组建设备物资废料网络系统,废料再利用降本增效近千万……
三年来,随着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项目创效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成本管控盈利率逐年稳步提升,清收清欠工作完成率100.52%,2018年公司利润比2016年增长69.27%。
目前,房桥公司24个在建生产单位管理顺畅,安全质量工期有序可控,“项目管理年”活动从最初的“公司强推”变为现在的“项目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