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
河南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
襄阳东至万州北段建成开通
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南地区外出的又一快速客运通道
郑渝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郑渝高铁位于豫、鄂、渝三省市境内,全长106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万州北至重庆段、郑州东至襄阳东段已分别于2016年11月和2019年12月开通运营,本次开通的为襄阳东至万州北段。
图丨动车奔驰在平阳坝多线特大桥
图丨中铁五局建设者在现场庆祝郑渝高铁开通
郑渝高铁襄万段位于湖北西部、重庆东部山区,穿越众多山脉,横跨多条河流,途经神农架原始森林地区和众多自然保护区,沿线山高谷深,线路桥隧比高达98%,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岩溶、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环保水保要求高。
中铁五局承建的郑渝高铁湖北段10标起点位于宜昌市兴山县,过恩施州巴东县,经香树湾隧道进入重庆境内,管段总长33.27公里,主要工程包括“4隧4桥1站场”。管段内地质条件复杂,生态保护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巴东、荣家湾等重点隧道,存在溶洞溶腔、破碎断裂带、涌水突泥、软岩变形等极其困难复杂的施工难题,神农溪双线大桥更是全线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桥梁。
图丨荣家湾隧道
图丨神农溪双线大桥
关键词:科技攻关、技术创新
为把郑渝高铁建成精品优质工程,项目部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成立了“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让技术骨干通过现场跟班、实时模拟等方式,发掘创新点、收集素材、总结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在神农溪双线大桥0号块预压施工中,成功攻克山区复杂地质、气候条件下高墩、大跨度、超大体积0号块预压施工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同类型预压施工领域的技术空白;平阳坝多线特大桥44~50号墩6×32m箱梁移动模架法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更是国内高铁施工首创。
同时,依托软岩隧道变形、隧道大机施工、岩溶隧道施工等重难点技术分别立项了《岩溶发育长大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加固及全断面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单斜构造泥岩夹砂岩顺层偏压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并成功申报为中国中铁“绿色示范工地”。
关键词:信息化、智能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隧道围岩,项目部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引进了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台车等智能化先进的配套设备,加强数字化工地建设。
配套采用机械化大断面法开挖,贯彻“快挖、快支、主动加固、快封闭”的理念,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水平钻孔,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水,利用全自动断面检测仪实时进行监测。实现了钻爆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填充、防排水、拱墙衬砌、衬砌养护等全工序机械化作业,施工进度连创佳绩,多次被武九公司评为“隧道标准化工地”“放心工程”。
在香树湾隧道施工中,项目部以大型机械配套施工为主,引进多种智能化设备,配套开展软弱围岩超前高压劈裂注浆、防水板自动铺设等工艺,实现了连续14个月软弱围岩月掘进突破100米大关,创下Ⅳ、Ⅴ级软弱围岩月掘进145米新纪录。香树湾隧道的贯通更是标志着我国软弱围岩隧道大型机械配套施工取得突破,为我国长大铁路复杂地质隧道大型机械配套大断面快速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生态理念
“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绿水青山”。这是项目部的绿色承诺。
在5A级景区内神农溪双线大桥施工中,为防止钻孔施工过程中泥浆对环境的污染,项目部通过使用泥沙分离器、泥浆净化器、三级泥浆沉淀池,层层沉淀过滤,采用泥浆循环利用的方法,使泥浆减少了一大半。剩余泥浆通过高压水泵被抽送到封闭式罐车,从而保证不让泥浆污染景区。
关键词:重难点工程
神农溪双线大桥地处5A级景区,全长457米,最大墩高75米,桥梁结构为连续钢构一拱桥组合,主跨220米,结构及受力体系复杂,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是湖北段同类型中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环水保要求最高的桥梁。
平阳坝多线特大桥位于巴东县溪丘湾乡附近。桥位主要跨越山区,前接巴东隧道出口,后接巴东北中间站,桥全长2247.95米。
陈家屋场大桥位于巴东县境内,全长191.1米,大桥所在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安全风险系数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香树湾隧道横穿重庆市巫山县和湖北省巴东县,全长12475米,隧道Ⅳ级和Ⅴ级软弱围岩占比达99%,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属高风险软弱围岩隧道。
荣家湾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全长6625米。该隧道岩溶强烈发育,岩溶占比达88%,地下水发育,设计最大涌水量达12.8万方/天,属极高风险隧道。
施工过程中全隧共发现200多个大小不等的溶洞,最大的一个溶洞大厅容积达到8万多立方米。
巴东隧道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境内,全长13248米。隧道以IV、V级围岩为主,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集变形滑塌、突泥涌水、高温、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于一体,隧道穿越滑坡体、断层、岩堆、煤线及石膏地层,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平阳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3522.6米,隧道内多数为Ⅳ、Ⅴ级围岩,岩体破碎,软硬不均,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易发生塌方、突水,隧道为岩溶强烈发育隧道,地表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众多。
项目在建设期间,工程进度的稳步推进和广大参建员工“开路先锋”的精神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总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湖北省电视台、湖北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郑渝高铁的全线贯通,将进一步完善华中、西南地区铁路网结构,更加紧密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系,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更好推动沿线区域的发展。
中铁五局新媒体矩阵
中铁五局新媒体矩阵
微信公众号
人民号
央视频
抖音号
今日头条
信息来源 | 一公司 成都公司
本期编辑 | 彭毓 后云川
主办 | 中铁五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