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节能环保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夯实生态环保管理基础,积极落实环保管理“五个到位”,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集团的相关部署安排,局决定于2022年5月持续开展“交自然之友,建和谐之道”节能环保月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积极推进环保管理“五个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管理理念,强化“节能低碳、绿色发展”文化引领,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切实推动局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一步落实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活动主题
交自然之友,建和谐之道
三、活动安排
1
召开启动仪式 对活动进行部署
各单位及项目要高度重视,及时召开节能环保月启动仪式,对节能环保月活动进行统一安排部署,为本单位及项目的节能环保月活动开好头、起好步。
2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提高依法合规经营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多种多样,内容和任务各不相同,其中包含《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根据局法律部2022年普法宣传实施方案,各单位及项目要制作展板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贯(海外项目宣贯属地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另外安排合适的时间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及学习,进一步增强全员法治素养,提高依法合规经营和管理的水平及能力。
3
积极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提升节能环保意识
各单位及项目要围绕“节能环保月”活动主题,积极进行“交自然之友,建和谐之道”的绿色中交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张贴海报、制作展板等形式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和做法,组织观看主题宣传片、警示教育片、发放生态环保警示教育读本,分析讨论节能环保案例,积极开展节能环保先进工艺宣贯,营造“人人重视节能环保,人人参与节能环保,人人享受节能环保”的氛围。
各单位及项目要开展主要领导讲一堂“节能环保课”的活动,讲述节能环保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环境风险管控的具体要求、环境应急管理的发生和处置措施等,要重点对项目的水、气、声、渣等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落实管控措施。
4
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知识的教育培训,做到应知应会
各单位及项目要持续进行节能环保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节能环保的业务水平,规范管理行为。重点要开展以下学习:一要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讲话精神,关于长江、黄河流域等生态保护的重要讲话,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的内容及违法违规案例等内容;二要组织在建项目开展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的培训学习,建立项目环境风险影响清单,落实管控措施。三要开展节能减排管理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各种消耗指标的释义,根据项目每月物资设备的实际消耗量统计出汽油、柴油、用电量等消耗量,根据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大气扬尘污染、固废及危废的产生和处置等情况统计出数据,对能源节约、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等管理方法进行宣贯学习。四要开展对集团、局级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进行学习宣贯,
尤其要培训集团、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保护检查办法》《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生态环境保护评价管理办法》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管理规定》等。各单位及项目要采取“授课+自学”“线上+线下”“学习+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环保培训教育、案例学习、知识竞赛等活动,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夯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5
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监督检查,防范节能环保风险
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及项目要根据《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关于印发<推进环保管理“五个到位”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安全质量环保治理年”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的部署安排及局推进环保管理“五个到位”的情况,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的监督检查。要全面梳理本单位及项目节能环保管理体系,完善管理领导机构,配置足额的节能环保管理人员,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层层落实管理目标的分解以及责任书的签订。要强化节能环保的项目策划,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水土保持方案,识别项目的水、气、声、土壤、固废、危废等环境风险影响清单,评价项目的重要环境风险,针对重要环境风险,制定专项方案,明确控制措施,积极完善环保措施。要健全突发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到位,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交底,推行桌面演练、现场演练。要对关键区域如采石场、取(弃)土场、拌合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施工便道等落实环保措施,对于已完工的项目要梳理临时场地的复垦复绿工作,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交验。
各单位及项目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于发现的环境保护问题,要建立整改问题清单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间、制定措施,实行“拉条挂账”式整改,防范项目环保风险。
6
树立绿色典型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各单位及项目要积极申报中建协、中施协的绿色建造项目和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等。要根据重点科技研发项目和优质工程奖的申报,总结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绿色施工等方面的工作亮点,提炼具有较高示范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管理措施和操作方法,申报相关奖项。积极开展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攻关和“微创新”,加强对技术性能落后、高能耗、高排放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持续推广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破解突出环境问题,提升节能环保水平。
供稿丨生产管理部 编辑丨刘养科 审核丨曹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