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
完成上海市松江区
茸华路方舱医院
7300平方米
的电力线缆和
灯具安装施工任务
......
回想起两天前的
这次“大考”
90后的电工董昆鹏
记忆犹新
董昆鹏(左一)搬运物资 孙永伟 摄
4月17日,上海市松江区决定5日内在茸华路建设方舱医院。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加上方舱医院内急需电力电缆、照明灯具安装的专业技术工人,来自河南商丘的电力工董昆鹏被列入中铁一局援建队伍的“第一梯队”。
其实,疫情蔓延之初,董昆鹏就高度关注上海防疫工作情况,心中思忖自己能为抗“疫”做点什么。当得知援建方舱医院的消息后,他当即跑到了项目党支部书记那儿报了名。
董昆鹏在施工现场 孙永伟 摄
很快,董昆鹏被安排到了电力安装及维护队,负责电力电缆、照明灯具安装工程。项目指挥部下达了死命令:20日凌晨,完成7300平方米电力线缆和灯具安装施工任务,确保按时完工,确保质量达标!
从第一根电线上墙到舱内全部照明灯具安装完毕,平均一个电力工人要完成730平方米的布设安装任务,施工时间仅有48个小时。如此大的工作量,即使是习惯了应急加班的董昆鹏,也是头一回遇到。
从接到任务开始,他和其他9名电工冲在最前面,分早晚两班24小时不间断作业。切割铝合金线槽、布线、分线、床头柜引线、固定床头柜线槽、连接并固定插板、封闭铝合金线槽……附属工序繁琐,仅5米的线路布设便要花费二十多分钟。
董昆鹏在施工现场 孙永伟 摄
潮湿的环境、嘈杂的机械声、封闭的施工现场,普通人在里面待上一会儿都倍感折磨,紧迫的工期让施工人员无暇顾及汗水浸透衣服粘黏着皮肤所带来的不适。
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常因放不下手中的活,打乱了正常的吃饭作息时间。饿了,吃泡面应付;渴了,抓起瓶装水一饮而尽;累了,舱内门板上靠着小憩一会儿……
在电力电缆、照明灯具安装工作时,思想需要高度集中。面对紧迫的工期、巨大的工作量,董昆鹏默默给自己加担子,最长的一次曾连续20小时“钉”在施工一线。
“小董,设备物资到了,快过来卸货”工友在旁边喊道。
20日凌晨,7300平方米电力线缆和灯具安装施工任务按期交付。董昆鹏又投入到搬运设备物资的工作中……
截至目前,中铁一局300余名建设者们依然坚守在上海市松江区茸华路方舱医院建设现场。在这个分秒必争,没有硝烟的施工“战场”,听到的只有昼夜不停的机器轰鸣声和齐心抗疫的心跳声,这是一场与时间和生命的赛跑,他们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着……
来源 / 四公司
通讯员 / 孙永伟 吴万超
编辑 / 杨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