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二公局|加强体系建设,促进海外优先战略落地

2022-04-14 16:41:35浏览:1595 来源:中交二公局   
核心摘要:加强体系建设,促进海外优先战略落地



编者按

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落实年”,聚焦企业战略目标,落实工作会精神,围绕重点工作,局微信开设“高质量发展落实年”专栏,聚焦基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分享推广典型经验,探讨交流认识体会,为二公局在中交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当好排头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体系建设 促进海外优先战略落地

海外事业部(国际公司)副总经理 

中交马东铁项目七分部常务经理 张亚清

核心提示


在境外疫情进入常态化、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化背景下,集团、局工作会的召开为海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海外优先实施方案》的印发无疑为我们海外业务发展带来了诸多利好因素,增强了我们“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海外改革成效初显,“1+7+N”管控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做实区域中心,应是我们推动海外业务转型升级、实现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在持续走深走实。在此背景下,二公局在中国交建“海外优先”发展战略引领下,经过几年的深耕细作,海外业务份额不断扩大,承建了一大批国际知名、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积累了一定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符合二公局实际的海外管理模式,但是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现就如何更好地落实海外优先战略和做实区域中心,推动局海外业务再升级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加强体系建设,深入落实海外优先战略


建立海外优先的人才管理体系

人是企业组成的主体,人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要落实集团海外优先的战略,推动局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海外优先的人才管理体系。一是要畅通海外职工职业发展通道,在职称评定、人员晋升、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应优先考虑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优秀职工。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国内外人员循环机制,建议局给予国际公司一定资源倾斜,确保国际公司在立足海外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在国内也能够同时发展,承建一到两个国内项目,保证国内外员工的有序流动,缓解海外职工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为局培养大量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人才。三是要将优秀人才集中在海外,海外项目普遍具有工作环境复杂、施工标准不同、工作要求高等特点,对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把优秀的人才放在海外不仅能满足海外工作需要,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建立海外优先的薪酬体系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局生产经营效果的持续提升,职工工资水平逐年增长,海外职工的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对比集团内其他单位,海外项目工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国内项目相比也不具有明显优势,没有形成吸引人才奔赴海外、扎根海外的良性机制。同时,随着海外项目岗位的不断压缩、优化,普遍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人变少了、活变多了,收入却没有变化,这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因此,要深化落实集团海外优先战略,还要建立海外优先的薪酬体系,要根据各项目特点、实际、岗位设置情况,所在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治安情况等,对照其他海外业务做得好的单位,核定工资系数,切实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保证工资的按月及时发放,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海外项目建设中,形成人人向往参与、人人乐于建设的良好氛围,把优秀的人才集中到海外。

建立海外优先的职工关怀体系

海外项目由于特殊性,大部分项目从安全角度出发,一般不允许职工随意外出,尤其是这两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职工每天都是办公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长时间处在一个极度封闭的环境中,职工心理容易出现波动。同时,每个人在作为企业职工的同时,还具有父母、儿女、丈夫、妻子的家庭身份,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琐事也在逐渐增多,身在海外无法履行家庭义务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婚姻、子女上学、赡养父母、家人就医、照顾家庭等问题上有心无力,普遍存在工作和家庭两难取舍的矛盾。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海外职工关怀体系,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这对于稳定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各级党工团组织应进一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点关注职工的思想状态,通过谈心谈话、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营造项目大家庭氛围,让职工在海外工作得开心、生活得舒心。其次,要严格执行休假制度,给职工创建休假便利,确保能够如期休假,利用短暂的假期舒缓身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然后,局、公司应不定期调查海外职工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拿出具体措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稳定队伍人心。最后,建议局、公司与固定学校、医院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尽可能为海外职工家属在看病就医、上学入托等问题上提供帮助,让他们在海外能够安心工作。


做实区域中心,推动我局海外业务再升级


建立区域中心资源共享平台

以东南亚区域中心为例,目前仅马来西亚国别就有在建项目8个,我局在马来西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东南亚区域中心作为局做实海外区域中心的试点机构,在如今防疫常态化、带疫复工复产的形势下,针对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统筹处理好马来西亚几个项目的生产经营工作,达到既定经营效果这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区域资源一体化的优势,建立区域中心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区域中心资源共享平台,就是统筹管理区域内资源,把区域内的人员、物资和设备等资源根据工作需要共建共享,尤其是人才这一第一资源要素,结合各个项目施工生产实际,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优化工作流程,缩短管理链条,加强管理穿透力,确保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建立健全属地化管理体系

随着我局海外业务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中方人员无法按期进场的情况下,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能够大幅度减少项目成本,直接关系着项目的经营效果。同时,在外联、环境、安全、质检等工作中,用属地人解决属地事往往也会事半功倍。但是属地化也并不是简单地把中方员工替换为属地员工,而是需要从岗位职能、工作效果、工作能力等多个维度统筹考虑,因此,建立健全属地化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在一些重点的国别、区域,吸纳优秀的属地人才为集团、局正式员工,尤其是各海外分公司、大型项目的领导班子成员,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等,纳入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统一调配,有利于市场开发工作的同时,也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二是要加强对属地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宣贯,让各项培训成为常态,过程中加强与属地员工的沟通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之满足项目工作需要和要求。三是要建立对属地员工的考核制度体系,通过月度、季度、年度的考核,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同时,提拔干得好的属地员工,让他们有一个晋升渠道,激发工作积极性。四是让属地员工也介入项目的管理,结合实际给他们充分授权,发挥属地员工工作主观能动性。五是要加强对属地员工的人文关怀,利用各类节日的契机,大力开展中外员工都参与的文体活动,加深中外双方员工交流,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


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严重萎缩,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了严重冲击,海外项目的落地、实施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要提高市场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紧跟集团海外改革步伐,依托“一体两翼”体系,维护好与平台公司的关系,发挥区域集中管理的优势,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盯紧重点项目,集中有效资源,确保相关项目落实落地。同时,在加强履约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深耕区域市场的优势,处理好与政府相关单位的关系,盯紧所在国、所在地重大项目的落地,以及重大政策的制定与发布,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最终推动市场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丨刘晶  刘养科  审核丨曹小荣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柳工起重机械】柳工LTC160T6 预售首日 首批16台售罄

上一篇:

中交二公局|优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