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风电叶片图|【聚焦海上风电】国内最长叶片全尺寸静力试验完成

2021-12-11 16:53:20浏览:568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什么是WB171型机组叶片?WB171型风轮叶片由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制造,这支叶片应用在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真空灌注碳纤维大梁,其长度达到83.6m

什么是WB171型机组叶片?

WB171型风轮叶片由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制造,这支叶片应用在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真空灌注碳纤维大梁,其长度达到83.6m,不仅刷新了我国风电叶片的长度记录,在世界风电叶片中也排名第二。

大叶片试验难在哪里?

随着低风速区域和海上风电的开发,我国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逐年加大,对应叶片尺寸也在不断加大。但是目前国际上75m以上大叶片的静力试验技术并不成熟,能够进行大叶片全尺寸试验的实验室屈指可数。大叶片的试验主要有以下难点:

1、大而且重,如何克服

大叶片全尺寸试验首先要考虑叶片的自重,长达83.6m的叶片,其重量超过25吨,对此鉴衡采用侧拉多点协同加载系统完成加载,同时增加两点随动向上加载点,有效地消除了叶片自重对载荷的负面影响。

2、如何完璧归赵

大叶片在试验中会发生变形,必须避免与实验室中的障碍物碰撞。同时在叶片的转运、安装、翻转及拆卸等方面也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完好无损。

3、如何精确加载

叶片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大变形与大载荷,容易引起加载难、加载不准确的问题,因此通过精确计算,合理布置加载点和加载方案成为摆在所有实验室面前的一道难题。

4、安全与经济如何兼顾

大载荷还对法兰强度提出了挑战。鉴衡认证设计开发了新型的双层连接法兰,克服了单层法兰重量重、强度低的缺点二手吊车,保证试验安全性的同时风电叶片图,降低了测试成本。

为何选择鉴衡认证?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是国内首家在风电叶片检测领域具有CNAS认可与CMA计量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其位于河北保定的叶片全尺寸检测基地是国内最大的叶片测试平台,能够在满足国际标准的条件下开展100m叶片的静力与疲劳试验。截至2016年底,鉴衡已完成了60支叶片静力试验以及30支叶片疲劳试验。基于丰富的测试经验,鉴衡形成了叶片建模分析、试验方案设计,以及试验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此外,鉴衡参与了IEC 61400-23等19项国际标准、以及3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多次参加国际知名检测机构之间的能力比对活动,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2017年6月鉴衡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认证体系(IECRE)认可的检测机构(RETL)和认证机构(RECB)。

北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明年并网

近日,总投资58亿元的我国北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河北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300兆瓦示范项目主体工程在高温中加紧施工建设。该项目装机总容量300兆瓦,选用75台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预计2018年底并网发电,年上网电量约8亿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6.2万吨,减少排放烟尘3539吨、一氧化碳68.8吨、二氧化碳78.7万吨。

海上风电安装船热度继续!七〇八所再接一型设计合同

7月14日,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正式签署了风电安装船设计合同。设计合同的签订标志着风电安装船设计工作正式开始,即将进入建造招标阶段。

据悉,本次项目为一艘DP2级动力定位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配备起重能力1200吨的绕桩吊,具备8兆瓦及以下海上风机基础的打桩施工、塔筒吊装和风机安装能力;航区满足国际调遣与作业要求,航速为7.5节;甲板面积与可变载荷满足三套6兆瓦或两套8兆瓦风机组件运输与预装要求;配备螺旋升降系统,提高作业效率;配备直升机甲板,便于人员交通;该船各方面性能参数均具有较高的前瞻性。

目前,七〇八所手持5型5座风电安装平台设计订单。从2009年涉足该领域至今,七〇八所研发设计的风电安装船已成功交付4型4座,并有3型4座风电安装平台在建,具备在起重能力250吨、350吨、500吨、800吨、1000吨和1200吨风电安装船系列船型方面的研发能力。

【国际】

全球5大海上风电市场:中国第一!

丹麦风电咨询公司MAKE预测,未来10年(2017-2026)全球海上风电年增长率为17.3%,前5大市场分别为:中国(预计到2026年装机24.70吉瓦)、英国(11.50吉瓦)、德国(7.41吉瓦)、荷兰(5.50吉瓦)、美国(2.34吉瓦)。

三菱1.8亿英镑收购英国风力发电网络

据外媒报道,三菱公司将收购英国一家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电缆。随着欧洲可再生能源目标的不断落实,预计该市场会出现更多的增长点。因此,三菱计划在该市场上获得更稳固的立足点。

据了解,近日三菱公司联合英国希基基础设施公司投资1.8亿英镑收购位于伯博银行延伸258兆瓦的风力发电厂和北威尔士的传输电缆及变电站。预计该公司将从今年年底开始运营。自2011年以来,三菱已经拿到了约900公里的海上输电电缆项目。

三菱在葡萄牙和法国拥有太阳能发电站站,在荷兰和比利时拥有海上风力发电场,以及在法国拥有陆上风力发电设施。该公司的目标是继续利用其积累的经验扩展到其他市场,继续利用欧洲对发电和输电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公司还在考虑进军跨境电力传输。

欧洲政企联合推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

日前,德国、丹麦和比利时三国的能源部长与包括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东能源公司(Dong Energy A/S)在内的25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伦敦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将继续增加对海上风电的投资力度,并力推该产业成本下降。

根据联合声明,参与的国家和企业将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60吉瓦。行业机构欧洲风能协会表示,此次签署的联合声明是在去年10个西北欧国家达成协议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和促进安装成本下降,后续将敦促未参与此次联合声明签署的7个国家也支持此次的声明。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国家,比如英国,要等到国内选举等结束后才会签署该声明。

欧洲风能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尔斯·迪克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走在(海上风电)发展前沿的企业和国家政府通过承诺部署更多海上风电装机,正在大力推动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次签署的联合声明体现了欧洲国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海上风电是清洁、可靠、有竞争力的能源来源。”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约为13.8吉瓦。而根据欧洲风能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64吉瓦至86吉瓦之间,欧洲8%至11%的电力需求将由海上风电来满足。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分析师指出,过去10年间,欧洲海上风电价格大幅下滑,仅去年就下降了22%;今年4月,德国海上风电拍卖又创新低,预计到2025年,德国海上风电甚至有望“摆脱”补贴。

欧洲风能协会同时指出,北海是未来欧洲海上风电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希望欧洲各国政府持续合作、协调招标,并加强互联互通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障海上风电项目的顺利部署。

到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将超551亿美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2017年,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约270.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增长到551.1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15.32%。

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发电构成中的可再生能源份额不断增加,能源效率要求严苛的碳减排,以及支持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政府激励,因此全球市场正见证显著增长。

根据位置,浅水区是最大海上风电市场

在海上风力发电机三大水位中,浅水区预计占最大份额。由于天气条件好,浅水区的开发一般具有成本效益,而由于维护成本高,在深水区安装风力发电机成本昂贵。然而,根据地区、涡轮机容量和风速,海上风力发电机将安装在所有三个水位。由于天气条件好,欧洲国家的淡水区占明显优势。提供安装在浅水区的涡轮机的主要供应商包括西门子(德国)和三菱重工-维斯塔斯(丹麦)等。

涡轮机组件将占海上风电市场的最大份额

涡轮机占海上风电项目的最高成本支出。它是海上风电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舱、转子和塔架三大部分占成本的最大份额,而下层结构占资本支出的比例较低,主要是浅水区。由于先进的技术,公司正在升级和扩大涡轮机的规模,并提高能源效率。此外,风力涡轮机越大,涡轮机每转动一次就产生更多的能量。因此,涡轮机制造商不断升级和扩大其产品组合,有助于满足对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的不断增长需求。

亚太地区是海上风电的第二大市场

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增长等趋势,导致亚太地区电力需求增加,该地区市场预计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亚太各国正专注可再生能源发电,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技术进步和清洁能源消耗将进一步推动风电部署,并在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开拓机遇,特别是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因为他们正在寻找替代能源来使能源多样化,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他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严格的政府有关能效的规定。

为了深入了解竞争格局,报告指出海上风电市场的一些领先企业,包括西门子(德国),ABB(瑞士),三菱重工-维斯塔斯(丹麦)二手吊车,通用电气(美国),EEW集团(德国)风电叶片图,A2Sea(丹麦)和耐克森(法国)等。领先企业正在试图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采取各种策略来提高市场份额。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莱芜金雷风电|财鑫闻丨山东财金入主金雷股份,公司迎59家机构密集调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