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国石化技术首获国际最佳石油化工技术奖
近日中国石化自主开发是二手吊车的高收率烯烃催化裂解技术获2021年度美国《烃加工》杂志最佳石油化工技术奖。这是我国石化技术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奖项,标志着这项技术受到全球石油化工领域同行是二手吊车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对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好消息:南海东部油田年产量突破2000万立方米油当量
11月25日,南海东部油田油气年产量突破2000万方油当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稳居我国第二大海上能源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好消息:中国石油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供气点增至68个
11月18日,新疆乌什县境内冰雪覆盖,最低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乌什支线E2号阀室供气点顺利投产。至此,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供气点增至68个,覆盖和田、喀什等29个县市及20个农牧团场,天然气入户普及率占南疆四地州总人口是二手吊车的45%。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自2013年7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向南疆输送天然气逾105亿立方米,除新疆阿合奇县、塔什库尔干县两个偏远高原县外,管网已全面覆盖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阿克苏等县市,年输气量快速增长,大大提升了南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消息:浙江将建近50座加氢站
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11月24日下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媒体吹风会,介绍《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产业链上具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氢燃料电池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重点区域产业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果,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接近5000辆,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50座。
消息:合肥地铁车库屋顶变身光伏电站每年可供260万度电
安徽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珠江路车辆段,每天众多列车进出,而这里的地铁车库其实还隐藏着“光伏电站”的功能,屋顶铺满太阳能板,为列车提供绿色清洁电能。11月23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珠江路车辆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顺利发电试运行。该光伏发电项目利用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段闲置屋顶铺设光伏组件,项目设计装机总容量为2.4兆瓦,总投资1100万元,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该项目每年可向轨道交通提供清洁能源260万度电,年节约标准煤约93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00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起到绿色能源供给的示范效应。
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与伊朗继续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
当地时间11月23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分别与正在伊朗访问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举行会谈。伊朗官员重申了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格罗西会后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与伊朗继续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23日在记者会上说,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探讨的所有问题都是“技术性”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受“伊朗敌人提出的政治议题和阴谋论影响”。伊朗在会谈中解答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部分问题,伊朗决心在建设核电站等领域推进其核计划,寻求在多领域利用核能,希望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帮助。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3日表示,当天的会谈内容丰富,会谈的气氛是积极的,并达成了积极的结论。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与伊朗继续进行谈判,以期找到“共同点”。他说,此次访问表明国际原子能机构愿意与伊朗举行对话、增进理解、解决问题和加强合作。国际原子能机构准备在未来几个月与伊朗密切合作解决剩余问题。
坏消息:俄罗斯一煤矿发生事故已致11人遇难
当地时间25日,位于俄罗斯克麦罗沃州库兹巴斯的“利斯特维亚日纳亚”煤矿发生事故,目前已造成11人遇难。克麦罗沃州州长齐维列夫称,当地时间8时51分,该矿井下250米深处发生冒烟事故。事故起因是通风处的煤尘着火,随后烟雾蔓延至整个矿井。当时井下有285名矿工,而矿工持有可工作3个小时的自救器。目前已有239矿工从矿井中救出,46名矿工尚在井下,其中11人已经死亡。在43名送医的工人中,有4人伤势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