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11月21日第十三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
全国总决赛结果发布喜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短视频类全国一等奖《一夜间百年老桥脱胎换骨》
该短视频记录了历经123年风雨的胶济铁路桃源河老桥,在的匠心施工下实现 “脱胎换骨”的过程。这座山东省服役年限最长的铁路钢梁桥,因钢梁锈蚀、承载力下降,改造迫在眉睫。施工团队争分夺秒,
在270分钟“天窗点”内,将3孔21米长、近200吨的钢板梁成功更换
。新型复合材料枕解决传统木枕频繁维护的难题,自主研发的智能工装保障钢梁精准对位。此次换梁不仅提升了胶济铁路运行安全,更增强运输能力,让百年老桥焕发新生,为青岛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主创者:范少文、刘静、袁瑞宇)
微电影类全国一等奖《无限穿越》 微电影《无限穿越》根据“国内高压(6公斤)进仓换刀第一人”、全国第三届盾构工匠、大盾构公司技术骨干赵斌在参建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期间发生的真实事迹改编。情景再现了2008年赵斌及项目团队在参建南京长江隧道期间,遭遇因刀盘刀具发生磨损导致直径达14.93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长江底下停摆时,面对国外工程师的技术封锁和冷漠态度,担任盾构机长的赵斌顶住压力,经过严苛培训,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
,突破“受制于人”的困
境,开启国内工程师高压换刀的先河
,成为“国内高压(6公斤)进仓第一人”的动人事迹。(主创者:
孙锋、赵岩、林凤)征文类全国二等奖《丝路“胡杨”》该作品展现了建设者发扬“胡杨精神”,在极端环境中续写丝路传奇的故事。他
们挑战“死亡之海”罗布泊
,攻克岩盐路基技术,建成哈罗铁路,让不毛之地成为钾肥运输枢纽;在霍尔果斯
创造“四个月贯通国门”的奇迹
,助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在生命禁区额济纳黑戈壁,
17个月抢通额哈铁路,
重塑古丝路北线。从高温70℃到严寒-30℃,从盐渍荒漠到无人戈壁,他们以钢铁意志,将天堑变通途,让沉寂千年的丝路焕发新生。(主创者:张雅婷)
征文类全国三等奖《“四代机长”照亮“地下蛟龙”潜行之路》 该作品深度刻画了“四代盾构机长”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齐聚,共同助推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掘进的传承创新故事
。从过去有什么装备干什么工程,到根据工程量身定制设备,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原创,“京华号”浓缩着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发展史。
“四代盾构机长”陈鹏、孙旭涛、孙长松、王虎然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上齐聚的接力传承,是其中一个生动的注脚。文章聚焦于“小人物”展现时代的“大变化”,通过“四代机长”接力传承的故事,展现大盾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大盾构技术的发展力量。(主创者:李婕、梁栋方、范少文、李桂香)
微电影类全国三等奖《通向世界的路》 《通往世界的路》微电影以“发展之路、美好之路、友谊之路、未来之路”为核心脉络,以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为亚欧大陆为灵感,提出“修筑通向世界的大道通途”的宏大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国铁建高端装备和科技,以及中国铁建海外业务覆盖144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布局,传递了中国铁建全球基建领军者的使命与愿景,
彰显了中国铁建连接世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时代使命
,未来中国铁建将与世界一路同行,探索更多无限的可能。(主创者:范少文)
第十三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由
中国质量协会主办,旨在深入挖掘企业品牌故事,展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与文化认同感。本次大赛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品牌引领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包含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卓越质量、责任担当、文化传承、品牌出海六个子主题,助力讲好品牌故事、促进品牌理念传播,强化品牌引领作用。
本次大赛于今年4月份开始以来,认真组织,发掘品牌故事,遴选优秀故事37项,在济南赛区、南京赛区中获评
优秀级23项、实力级10项、潜力级4项,优秀率62%
(活动整体优秀率约22%)。其中,
6项作品被推荐至全国总决赛,最终5项获奖
。 近年来,高度重视品牌管理,扎实开展品牌引领行动,深入实施品牌意识强化、品牌资产培育、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传播推广、品牌形象保护五大工程,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下一步,将持续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发展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出品单位:融媒体中心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