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五局】中铁二十五局亮相2025年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展览会

2025-11-23 14:34:38浏览:196 来源:中铁二十五局   
核心摘要:中铁二十五局亮相2025年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展览会
中铁二十五局11月22日,为期三天的2025年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圆满闭幕。应邀参展,与国内外业界同仁共同交流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机会, 其研发的多项技术成果广受关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余跃出席展会。 开幕式现场中国铁建展区 展会以“联接与共赢——广州与世界共筑轨道上的未来”为主题,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有规划设计引领、工程建造技术、机电装备创新、TOD站城融合、轨交人才国际、整船出海综合及国际项目合作机遇七大主题展区,并设一场主论坛、六场分论坛、多场专题论坛、对接会及特色活动,吸引了全球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相关单位代表参与,参会总人数超千人。 展区 展览期间,通过“视频+模型+画册”全方位展示了集团助力大湾区轨道交通事业的建设发展历程和资源技术优势。内容包括:长距离下穿既有地铁线盾构施工、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复杂环境下无缝长轨快速铺设、狭小空间预制立柱轨道施工、香港地铁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更换、既有高铁站盖下暗挖复杂施工、中车四方悬挂式空轨车辆试验线等7项创新应用技术。 展区讲解现场据悉,在深圳地铁16号线共建管廊建设中, 长距离下穿既有线盾构技术 实现了从岩溶区地下攻坚到毫米级的精度把控的跨越式突破。项目团队 成功解决“始发即转弯”“小半径,大纵坡”等多个难题,完成既有线 下穿距离近400米,成功将上部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控制在毫米级,创造了国内岩溶区最长距离下穿既有线段施工纪录。 在大断面矩形顶管技术 领域,广州地铁18/22号线、青岛地铁4号线通道工程,成功突破软硬复合地层、超浅覆土等世界级施工难题,形成了涵盖“地层适应性分析、施工参数优化、环境影响控制”的全流程技术标准,将施工效率提升40%,地表变形量较行业标准降低60%,相关技术参数已纳入新修订的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外宾参观院校参观国内展商参观复杂环境下无缝长轨快速铺设技术 在广佛东环城际项目铺轨施工中意义非凡。面对地下延伸45公里、30‰极限坡度等复杂高难度工况,项目团队采用三台DF4内燃机车连挂、T11运输长轨减载装车7公里方案保障动力,搭配铺轨推送车、牵引车直铺长轨及“两平四强”通风系统,成功攻克单洞单线隧道通风、大坡度复杂运输等技术瓶颈,为同类工程打造可复制的施工范本。 狭小空间里的如何“精工细作”?深圳地铁16号线田心车辆段轨道工程团队研发 狭小空间预制立柱轨道施工技术 , 创新“模块化预制、分段式运输、精准化安装”施工模式,通过“叠加运输+二次倒运”及随车吊、小平车等设备转运吊装,借助专属精调装置实现立柱0.5毫米级校准,缩短工期30天,精准破解狭小空间施工的精度难题。 与会嘉宾询问了解走出内地,服务香港。在港铁维保项目中,项目团队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 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更换技术 ,以水磨群钻代替了传统风镐,将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更换效率提升4到5倍,刷新了行业纪录! 既有高铁站盖下暗挖复杂施工技术 则成型于 广州地铁20号线新塘站,该站是国内首座开通运营高铁站房下盖挖逆作法施工建设的地铁车站。车站临近既有铁路线,施工场地有限且位于花岗岩发育地区,岩面变化幅度大,岩石强度高。为确保按期完成任务,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施工工序、细化资源配置、强化安全管理,成功克服施工场地狭小、临近营业线、多家单位交叉施工等难题。 地下辗转地上,创新永不止步! 中车四方悬挂式空轨车辆试验线 是国内首条高速悬挂式空轨试验线,设计时速媲美地铁,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灵活布线、乘坐舒适。项目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取得多项国家专利,打破空轨技术国外垄断,为城市立体交通开辟新赛道。 近年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探索技术新路径,由“建造”迈向“智造”,在轨道交通领域展现了非凡实力,未来将持续创新、改革图强,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提速! 内容来源:张奎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吧↓↓↓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钢构·快讯|一周精彩看点,现在带您速览!(2025.11.9-2025.11.16)

上一篇:

【中交二公局一公司】公司多个项目迎来重要施工节点突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