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为贯彻集团公司“大干100天,决胜总目标”活动部署
奋力推进年度目标任务
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目积极响应奋力完成生产经营目标
常山项目白虎滩枢纽电站厂房
首组尾水管顺利安装 近日,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白虎滩枢纽电站厂房首组水轮发电机组配套尾水管顺利完成吊装、组拼与焊接全流程作业。这一关键节点的顺利达成,标志着白虎滩枢纽正式迈入机电核心设备规模化安装阶段,为项目按期推进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后续机组安装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安装的尾水管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总重量达4吨,最大直径4米、总长2米,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机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面对构件体量大、安装空间有限、精度要求高,项目管理团队秉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施工”原则,以技术创新破解施工难题。施工前,组织专项技术交底会,将安装流程、精度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方案逐一拆解,确保作业人员全员吃透技术要点。同时,采用BIM技术搭建三维模型,模拟吊装路径与组拼流程,反复优化施工方案;现场以塔吊为主力设备,搭配多机械协同作业模式,结合全站仪三维定位技术,实现构件吊装、对接、焊接全过程精准把控,有效规避空间干涉风险。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密切配合、高效协同,严格落实每一道工序标准,确保尾水管精准就位。
据悉,白虎滩枢纽规划安装2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4000千瓦。按照施工计划,全部尾水管安装工作预计本月底收官,将为2027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创造有利条件。作为钱塘江上游航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白虎滩枢纽建成后,将充分释放常山江航运资源优势,加速航道与港口一体化建设进程。未来,项目将衔接规划中的浙运河,推动钱塘江沿线区域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为浙江省“交通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更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以首组尾水管安装为契机,总结成熟施工经验,优化机电安装流程,紧盯节点目标、严把质量关口,全力推进后续设备安装工作,确保项目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以精品工程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 安思雨
外环西项目直挺浜保通桥顺利完成
沥青摊铺作业 近日,外环西5标项目直挺浜保通桥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作业有序,全面开展沥青摊铺作业。施工人员驾驶沥青洒布车平稳前行,将温度高达170℃的沥青混合料均匀铺洒于桥面。随后压路机跟进施工多遍碾压,确保路面压实平整。施工人员通过连续数小时高效作业,圆满完成此次沥青摊铺任务。
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土建施工5标段,北起空港八路南至延安西路南侧,主线上跨延安高架及G50高速,全长约为1.95公里。本次沥青摊铺作业的保通便桥标准跨径布置为12m,桥面宽度7.0m。上部结构起终点段采用钢板叠合梁,中间段采用贝雷梁,下部基础采用钢管桩。作为桥面主体工程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本次沥青摊铺总长度为378米。
为顺利完成此次摊铺作业,外环西5标项目部从工期安排、人员设备调配,到责任分工与工序衔接,均做到提前谋划、科学部署。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紧抓施工窗口期,严格把控沥青摊铺的平整度、压实度及温度等关键指标,同步落实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与操作规范,全面保障施工质量与进度。
此次沥青摊铺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东环绿路辅道保通道路全面完工,已具备翻交条件。下一步,项目部将有序推进辅道交通导改工作,为东幅高速保通路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外环西5标项目整体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外环西5标段项目 耿欢
沪渝蓉高铁动走三线特大桥首个
连续梁中跨顺利合龙 近日,沪渝蓉高铁动走三线特大桥跨陆翔路连续梁中跨顺利合龙。这是该特大桥首个完成合龙的连续梁,也是该工点连续梁群中第二个合龙的连续梁,为后续架梁通道的全面打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沪渝蓉高铁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主要施工任务为沪渝蓉高铁和沪通Ⅱ期铁路两条并行铁路线路,包括2条并行正线和5条并行动走线,其中桩基设计总量为5945根、承台507个、墩柱555个,线路总长约19.15km。两条铁路跨陆翔路设计为5联并行连续梁,共有9条线路,是国内罕见的连续梁群;此次施工的沪渝蓉动走三线特大桥全长2250米,其中跨陆翔路连续梁设计为双线(48+80+48)m连续梁,全长 177.5米,梁宽约12.6米。
在正式合龙施工前,项目严格遵循“先边跨后中跨”施工顺序,组织技术人员对挂篮行走、模板加固、预应力管道安装定位、钢筋绑扎等关键工序进行安全条件核查,严格按照方案施工,确保各工序安全可控、一次成优;浇筑过程中,他们严格精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当日温度最低的时段进行浇筑,并安排工人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保障了合龙段施工质量,为此次顺利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杜绝施工安全隐患,保障下方道路行车安全,项目部还采用了全封闭兜底防护措施,有效避免杂物坠落;同时布设有6个智能摄像头对桥梁施工进行实时监控,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立查立改,筑牢了现场安全防线。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沿江高铁通道,对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形成长江经济带绿色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沪渝蓉高铁项目 齐珍 胡江
常山江项目徐村大桥连续梁0号块支架预压成功
近日,常山江项目徐村大桥8号墩0号块支架,历经一周1374吨混凝土块重压测试后“纹丝不动”,标志着该关键工序一次性预压成功,为后续0号块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徐村大桥作为白虎滩枢纽核心工程,全长735米,总工期3年,设计桩基66根、桥墩37座,共设17跨,坐落于常山县朱富路,上跨常山江Ⅲ级航道,与航道呈十字交叉布局。8号墩0号块支架作为连续梁主墩,是项目关键控制点。为确保支架体系安全可靠,项目团队秉持“精准施策、科学施工”原则,前期反复论证优化施工方案,邀请设计、业主、监理单位及桥梁领域专家联合开展方案评审,确定以直径82厘米圆钢管为立柱,顶部焊接铺排工字钢搭建支架体系,该体系经各方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预压。
作业人员通过汽车吊将提前预制的混凝土块有序吊运至桥墩顶部,按设计要求精准堆码施压。为实时掌握支架受力变形情况,项目管理团队布设多重监测点,开展为期一周的持续观测。监测数据显示,支架高度及水平面均未出现丝毫变形,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0号块施工技术要求,预压作业圆满达成预期目标。
徐村大桥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常山江水域的通航能力,对缓解常山交通紧张、加快常山江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支架预压成功,不仅验证了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更提振了项目全体参建人员的攻坚信心。下一步,项目将继续严守安全底线、严把质量关口,高效推进后续施工工序,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按期高质量完成。
常山江项目 郝伟亮沪渝蓉高铁千吨级全焊接三线曲线钢桁梁顺利完成顶推施工
11月11日,随着3100吨的梁体顶推到位,历时12天的紧张施工,沪渝蓉高铁项目动走三线(60+60)m钢桁梁平稳跨越S7沪崇高速主线及匝道,顺利完成顶推任务。这也是国内罕见的,在复杂环境下顺利完成曲线顶推施工的千吨级全焊接三线钢桁梁,为后续与该段108米钢桁梁合龙奠定坚实基础。
沪渝蓉高铁站前I标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主要施工任务为沪渝蓉上海特大桥和沪通二期上海特大桥两条并行线路,包括2条并行正线和5条并行动走线,线路总长19.15公里。项目承建的沪渝蓉动走三线钢桁梁工程主要包含一处228m曲线连续钢桁梁以及一处120m曲线简支钢桁梁,两处结构位于405m的圆曲线上,分别需上跨S7沪崇高速公路以及G1503上海绕城高速公路,该段设计时速80km/h,钢桁梁桁高14米、宽约20.5米,总重量合计约8815吨,因桥位现场环境复杂、曲线顶推精度要求高、纠偏难度大,是标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据悉,228米钢桁梁采用多点双向顶推方式,分两段向59# 墩顶推,本次顶推完成的为(60+60)米节段。为保障顶推施工顺利推动,项目部配备了20台步履式千斤顶,辅以智能三维千斤顶调整系统,实现钢桁梁的竖向顶升、纵向顶推以及横向纠偏功能。通过千斤顶“顶升”“顶推”“纠偏”“落顶”以及“回顶”的循环流程,并结合曲线内侧和外侧差速的顶推方式,向前推进145.5米,最终平稳横跨S7沪崇高速主线及匝道,将梁体精准推送至设计落梁位置。
相较于传统直线钢桁梁,本次施工的为全焊接三线小曲线半径钢桁梁,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针对曲线顶推的特殊性,技术团队采用差速顶推工艺,根据圆弧轨迹实时调整内外侧推进速度,确保梁体沿设计轴线平稳前移,并运用钢桁梁顶推姿态监测数字孪生系统,全过程实时监测钢桁梁在顶推过程中的轨迹定位、应力应变、顶推速率等,动态调整顶推参数,同时配合全站仪的动态监测,全程把控梁体姿态,保障梁体精准就位。此外,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还建立三级安全管控体系,组建专业监测团队实时跟踪梁体应力、支架沉降等数据,设置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现场还安装围挡、警示灯等防护设施,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顶推过程安全可控。
下一步,项目部将推进落梁姿态复核、临时设施拆除、合拢段安装焊接等工作,严守质量标准与安全底线,确保每一道工序衔接高效、质量可靠,为后续桥面工程施工扫清障碍。
沪渝蓉高铁项目 齐珍 胡江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