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田庆军:中国海上风电仍需长期坚持学习欧洲

2021-11-29 19:39:49浏览:1557 来源:海上风电   
核心摘要:田庆军:中国海上风电仍需长期坚持学习欧洲


11月16日,在盐城举办是吊车的中欧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上,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中国要在理性规划、有序管理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面,学习欧洲同行是吊车的有效经验,稳步推动中国走向平价。
田庆军表示,“随着海上风机向大型化发展,未来叶片可能会突破150米,主轴承可能会突破5米,变频技术将会突破20MW,这些关键部件是吊车的技术、材料甚至是基础理论是否可以突破,将直接影响的成本和进程。”

 

田庆军认为,平价是风电界的珠穆朗玛峰,中国平价,意味着全世界大部分海域可以开发风电,将会对全球带来革命性影响。


欧洲在前期规划、运营经验、软件技术、数据积累、安全理念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中国近几年发展很快,但规划、招标管理较为粗放。欧洲对于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当下,应该更多从产业链携手合作发展、技术创新角度,推动产业理性稳步走向平价。”田庆军建议,中国谋划平价发展,应提前做好规划。欧洲项目一般有5年以上规划期,中国则只有1年左右。这可能会导致后期非技术成本陡增,间接推高度电成本,还会造成抢装、低价竞争抢市场等非正常现象。


针对近期风电行业的价格战,田庆军表示:“这对于研发投入较大的风机企业非常不公平,也对行业造成了误导。如果大家只关注风机价格,而忽视背后的技术投入和沉淀,将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田庆军认为,平价之路,首当其冲要解决好轻量化的挑战,轻量化是风机降本的关键。近几年,业界在机舱、塔筒、叶片、升压站等方面的减重探索很多,成本下降很快,但有些还比较粗放,认知边界还在摸索中。其次,柔性直流技术、尾流技术、控制技术、工程工艺等也要持续创新,走中国特色道路。


机组国产化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带来系统效率提升。“某一电气类部件,过去用全世界最好的,但故障率很高,后来远景通过自研替代,故障率大幅度下降。某一领域应用好的产品,应用到中国不一定最好。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风电是一个系统概念,国产化部件要从整个系统层面创新,不再依赖于进口。”田庆军表示。


最后,不管是能源岛,还是制氢,只要能降低电力输送成本的方式都值得尝试。未来开发走向深远海,电力传输距离会导致海缆成本升高。如果这部分成本不核算到输配送电价里,那就需要创新性思考,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送出来。


中国硬件发展很快,软实力需要加强。硬件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展越来越快,主要部件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等技术进步快,创新能力强。田庆军认为,“中国是快速成长的少年,仍需长期坚持学习欧洲。学习欧洲先进的工程软件,一体化思想、安全意识、严谨的态度和运维经验,走得慢一些、稳一些。”


- 相关阅读 -


田庆军:碳中和时代,不要浪费每一片海洋

专访田庆军:降本助力双碳目标,风电发展大有可为

田庆军:分散式风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


来源:远景能源

 | 中国风电新闻网旗下品牌栏目

 一个传播风电正能量的平台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中交建筑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公司领导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暨防灾减灾专项检查

上一篇:

盐城5级地震情况通报!暂未发现因地震造成的海上风电设施损失!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