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8月10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
世界首座单跨吊全钢结构索塔悬索桥
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
北索塔塔柱施工完成该桥结构新颖采用“门式”框架、全钢主塔结构
是张靖皋长江大桥全线首座
塔柱施工完成的索塔 “云端绣花” 钢铁巨人耸入云霄
张靖皋长江大桥路线全长29.849千米,其中跨江段大桥全长7859米,由南航道桥、北航道桥和南引桥、中引桥、北引桥五部分组成,北航道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其中北航道桥主跨1208米、北索塔总高217米,共分为23个节段,设置上、下两道横梁,其结构设计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
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索塔吊装作业
索塔采用全钢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混凝土结构索塔,充分发挥了钢材高强度抗压抗拉的性能优势,显著降低整体结构自重。全钢结构索塔不仅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风性,还实现了精准的外观质量控制,确保塔柱线形流畅、造型优美。同时,钢结构表面防腐体系成熟,后期养护便捷高效,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有效提升桥梁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为千米级悬索桥提供可靠支撑。
钢塔节段吊装 其中首节段采用单块体设计,其余节段创新采用“分体式双块体”结构。施工中创新应用“工厂预制钢塔节段+现场吊装集成”模块化工法,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吊装系统,将单节段施工周期从15天大幅缩短至10天,工效提升60%。该工艺突破了混凝土浇筑对施工条件的严苛要求,在保障施工连续性的同时,既减少了现场作业风险,又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数智赋能 信息集成保驾护航
项目以BIM技术为核心纽带,构建了全过程施工信息进行溯源管理体系。通过聚焦“时间”与“空间”双维度数据集成,实现施工全周期信息的数字化融合,显著提升了项目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桥梁智能建造示范工程。现已建立的智能建造体系,实现了钢塔吊装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测、数字化测量和精准化控制,为同类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经验。”
钢塔节段智能装配系统
项目团队创新研发应用智能吊装控制系统,深度融合智能吊具、北斗卫星定位、高精度倾角测量和激光测距等先进技术,实现对钢塔节段空间姿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同步构建模拟建造场景,动态精准控制安装线形,为现场吊装作业提供最优决策指令。同时,通过布设了压力环、应力计等智能传感设备,建立了钢塔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等关键参数24小时自动化监测网络,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索塔全貌
作为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建设的过江通道项目,张靖皋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扬子江城市群等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一公司编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