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一航局6项成果入选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实践案例

2025-08-16 20:44:26浏览:196 来源:中交一航   
核心摘要:一航局6项成果入选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实践案例
中交一航点击上方「」可快速关注近日,一航局6项成果入选 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实践案例 其中2项获评“最佳实践案例” 4项获评“典型实践案例” 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实践案例评选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征集。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总结推广工程建设企业互联网应用经验成果,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建造水平提升,赋能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佳实践案例”获奖成果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大型船闸数字化 集成技术应用 通过构建“BIM+IoT+AI”三位一体的数字孪生平台,集成AI边坡监测、混凝土智能温控、群塔防碰撞等十大核心系统,实现31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注、2000万方土方开挖的全要素数字化管控,利用毫米级监测预警解决深基坑变形问题、温控精度达±0.5℃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30台塔机协同作业零事故运行731天等应用场景,管理效率提升40%,形成“数字孪生+智能航运+绿色建造”的完整解决方案。 大型装配式跨海桥梁智能化预制云工厂 成套关键技术及平台应用实践 基于数字孪生平台高度集成工艺生产信息记录、原材料信息溯源等7大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一触即达。深度贯通生产调度、质量管控、安全监管等核心板块,整合了89道工序验收标准与记录,接入46台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数据,构建与实体工程 1:1 对应的数字镜像,为工程建设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流程提供精准过程把控和科学决策依据。 “典型实践案例”获奖成果 基于数字孪生的大跨度钢箱梁智能顶推 及预警施工成套解决方案 以柳林桥钢箱梁步履式顶推为典型应用场景、BIM为数据基座,构建一套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施工进度直观可视化展示。通过部署在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实时采集顶推工程各项数据,挂接至BIM模型上,建立与现实1:1仿真的数字孪生体,并对桥梁状态进行分析,实现钢箱梁顶推毫米级精确控制,一次顶推到位,每次顶推用时从48小时减少到30小时,全桥偏位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将施工风险由112个降至56个。 基于全流程数字孪生的智能环形生产线 预制梁厂智慧建造实践案例 通过整合清花高速TJ6标箱梁预制新工艺、智能工装设备和BIM数字孪生技术, 实现了 2639片预制梁从生产计划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通过“移动台座+固定液压模板+智能蒸养”的环形生产线工艺,并结合BIM数字孪生驱动的全流程管控及多系统数据协同 ,较固定台座生产,可以全天候24小时作业,平均每片梁生产周期缩短约101小时,在清花高速等项目 成效显著。数智化技术在盾构管片预制中的应用 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BIM技术,从原材、钢筋加工、流水线生产、养护、堆场发货、质量、安全、设备和人员等多个维度对管片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控,实现生产数据全覆盖和质量追溯,相比传统方式浇注效率提升15%,水养效率提升10%。 沉管隧道智能化运维成套解决方案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国内首例“实体工程+数字化工程”双产品交付项目,以工程数据中心为基础,将数智化装备及物联网等技术与运营业务深度融合,提升运维运营管理效率,实现数字化运营。通车至今已安全运营836天,累计通行车次超4150万辆。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素  材 | 数字化管理部 责  编 | 黄   宁 校  核 | 潘祚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交机电局】王永强会见中交雄安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云国

上一篇:

【中交一航】日记曝光!路产巡检员的一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