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95后与他的“凤羽”工程

2025-08-16 23:18:30浏览:149 来源: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   
核心摘要:95后与他的“凤羽”工程
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盛夏,城交公司承建的甘肃庆阳董志塬G244线过境段项目,一座190余米高的特大桥映入眼帘。 张铁沟特大桥装饰钢结构设计灵感来自久负盛名的庆阳民间剪纸“凤来仪”,状如凤羽,寓意吉祥。这装饰结构看似简单,实则深藏玄机,由57段箱型钢结构组成,每段宽6米,最长13米、重20吨,一段一弧度,最后要拼成“入”字模样。近乎垂直的工作面让焊工无处立足,导致现场进度迟缓,安全风险徒增。“照这速度,工期怕是要耽误。”工人焦急的话语,让95后工程师杨晓哲彻夜难眠。 他翻图纸、蹲工地,琢磨着给焊工搭个随弧度走的“落脚地”。夜里,对着电脑推演时,杨晓哲忽然从山间栈道获得了灵感:栈道都是在陡崖上修建,我们是不是也能照着来?他赶紧画草图:先在“入”字结构的肚子和底部,平行搭一排“人行横道”作基础,再按钢结构的角度,每层焊个倒梯形的平台。平台随弧度微调并加护栏,最后用爬梯连接各层。 第二天一早他就拿着草图到现场讨论方案:“这平台高度,够得着焊缝不?”“这爬梯宽度,扛材料上去方便不?”根据意见,草图改了又改,试装的时候,杨晓哲守在边上,看着工人稳稳站在新搭的平台上,焊枪能顺利够到接缝,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可刚解决了工人“站不住”的难题,新的麻烦又找上了门:主墩施工占用塔吊时间长,装饰结构的零件根本排不上队。更让人头疼的是,索塔中间的下横梁已经浇注好,可塔吊的“胳膊”太短,够不着下横梁内侧,零件就像被关在门外,怎么也送不到该去的地方。 杨晓哲正犯愁时,脑子里闪过个念头——以前在管片厂见过的桥式起重机,轨道铺在架子上,滑来滑去的,吊东西灵活得像游鱼。“要不咱们把轨道架在下横梁底下试试?”他找到“桥梁专班”同事,连夜就忙开了。 几个人围着图纸画了改、改了又画,连吃饭都捧着计算器敲个不停。三天后,方案总算定了:在下横梁底部焊上轨道,装个带电机的架子当“移动吊车”,再配上卷扬机控制升降。 试吊当天,杨晓哲紧盯着吊装中的构件:“慢慢移,左边高一点……好,落!”当最重的那段钢结构稳稳卡进预留位置,工地上爆发出欢呼。 如今,这 “凤羽” 工程渐渐成型。阳光穿过索塔间的钢结构,在沟壑间投下灵动的光影,宛如真正的凤凰展翅欲飞。杨晓哲望着眼前的景象愈发清晰:作为现场管理人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有能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怀揣着敢啃硬骨头的韧劲将难题一一解决。施工现场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扎根现场、盯着问题钻,带着大家一起想办法、往前闯,再复杂的“关卡”终会变成通向成功的“阶梯”。 来     源 | 中交一航 供     稿 | 杨军峰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一局隧道”品牌建设 |五公司召开隧道工程专项劳动竞赛第二次月度考核专题会

上一篇:

【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筑港钩沉 | 35年前央视纪录片里的一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