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上航★喜迎局成立120周年★
航道史话 为庆祝局成立120周年,“”微信公众号特此推出《航道史话》专栏,以史料连载的形式回顾上航局成立120年来各个时期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和骄人业绩,以此激励航道职工继承和发扬百年航道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下一个甲子的辉煌篇章。
长江河口水深测量
年,上海市河道工程局(1958年10月改称)为了进一步摸清长江河口水深情况,以满足航运、水利、渔业、国防及河口科研整治方面的需要,对长江口至江阴地区进行水深测量。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答案
答案:1958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长江入海口位于全国海岸线中心地段,河口段从江阴以东(后为徐六泾)至滨海地区佘山鸡骨礁附近。浚浦局曾在1915年、1930年测制过长江河口水深图,但50年代的情况与之前已有很大出入,1953年,交通部航务总局在南港进行过一次较大范围水深测量。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以满足航运、水利、渔业、国防及河口科研、整治方面的需要,1957年7月,交通部发出通知,责成上海海运局和交通部航运管理局海港测量队在1958至1959年对长江口至江阴地区进行测量。
(长江河口水深测量工程
) 海运局航道管理处(1958年改称上海市河道工程局),根据交通部的指示,将长江口全测列入计划,着手向各有关方面收集资料、进行实地勘察、拟订技术设计、筹集器材、调配测量船。同年12月15日,海港测量队抵沪后,共同确定测量计划和力量的组织等事宜。1958年3月上旬,海港测量队、航道管理处测量队集中了参加测量的船只和人员,随即转入测量实施阶段。
顺利完成测量任务 长江河口水深测量,从长江口外鸡骨礁附近起至江阴附近止,全长250公里,包括整个水域的长江北支水道及南支水道北港与南港,河口段及滨海地区,总面积5020平方公里。测量规模大,任务艰巨,为保证完成任务,共调配了测量人员内业外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70余人(不包括船员);从上海市河道工程局、上海海运局、上海港务监督、长江航运局、航务工程三分局、海军东海舰队、南通轮船公司及江苏浒浦、横沙渔业社等单位调用和租借船舶22艘,其中机动船16艘、帆船6艘。
(早期钻探)1958年3月25日开始,先由三个组进行控制测量、设置验潮站及交会点共26个站,利用了测区原有的15个站。
上半年测量的主力投入北港航道的开辟,进行吴淞口到北港口的测量,及河床扫测,制成吴淞到北港东旺角航道图,提供开放北港通航之用。7月上旬起集中整休学习、总结评比。8月上旬起,将主要力量分4个组进行长江口测量,另一组自吴淞到江阴进行控制测量;9月初开始海门港航道测区的测量;10月上旬完成了长江鸡骨礁以北及北港地区水深测量;至11月初完成了长江口地区这个最困难地区的测量任务。11月中集中了5个组全部力量,突击吴淞到江阴的测量。此外,对长江口两岸地形岸线进行补测。
(早期水上探测) 1959年1月初完成了全部外业工作,转入内业工作。包括自长江口到江阴测区的控制点成果资料、验潮站水准点、潮汐、水深测量、地形勘测及其他有关成果资料整理版图绘制等工作,然后提交海军海道测量部印刷航海用图,计有1:25000比例17幅、河口地区1:50000比例3幅。这是第一次正规地确定了长江口出图深度理论基面,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长江口的全貌图,为治理长江口河口段提供了宝贵资料。
(部分史料选自《上海航道局局史》)
来 源: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