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电十二局近日,水电十二局申报的五件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01《一种岩溶采空区钢护筒跟进定位导向装置》
针对岩溶采空区钢护筒下放难题,设计了多导向结构协同的定位导向方案,可实现上下钢护筒的精准对准,为后续满焊固定提供稳定基础。该装置有效解决了项目现场钢护筒跟进时“定位难”“下放不准”的痛点,显著提升了焊接效率与精度,保障了岩溶区域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02《一种节能的混凝土外加剂液体稀释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创新采用“水压驱动+螺旋搅拌”的节能设计,通过升降压水板下压产生的水压带动叶轮旋转,进而驱动转动轴及第一搅拌桨运转,无需额外电机驱动;配合金属螺旋杆的高效传力,实现外加剂液体的快速混合。该方案既提升了稀释效率,又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解决了现有装置“高耗能搅拌”的环保痛点,适用于长期连续生产场景,兼顾经济性与可持续性。
03《一种水利沟渠清淤装置》
针对沟渠长期因泥沙、杂物堆积导致排水不畅的痛点,创新设计可调节运动机构——通过改变两侧运动轮的倾斜角度与间距,适配不同宽度及侧壁倾角的沟渠,确保装置在复杂地形中稳固运行。作业时,清理铲斗高效铲起淤泥,经传送带精准输送至排料箱;旋转电机驱动箱内旋转桶高速转动,利用离心力将淤泥从排料口、出料口高速甩出至沟渠两侧,彻底解决淤泥堆积问题,显著提升沟渠排水效率。
04《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湿度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针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固化过程中,人工定时喷淋无法适配天气变化及个体蒸发差异,易导致湿度不均、开裂等质量问题,创新设计自动检测+精准喷淋系统。装置通过驱动滑动基座带动混凝土板匀速移动,检测装置根据蒸发情况自动开启湿度检测,触发装置实现单块混凝土板独立喷淋,动态调节湿度至合适区间,有效解决人工喷淋“不精准、无差异”的痛点,减少个体湿度差异,提升固化质量与合格率。
05《一种缓凝减水剂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针对缓凝减水剂粉剂加水制水剂时,人工添加易导致粉剂飞扬粘附(损耗)、计量不准(引发浓度不准)等质量问题,创新设计自动化生产装置。本装置通过旋转盘、导向板等结构自动定量拾取粉剂,并与定量水精准混合,有效解决人工添加的“粉剂损耗”“计量误差”痛点,确保水剂浓度稳定,提升减水剂质量。
此次五件国家发明专利的获得,正是水电十二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公司立足项目建设深挖难题,完善机制激励全员创新,成功将“一线经验”转化为破解“工程难题”的硬核成果,为公司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科技新动能。
编辑:丛玉凤一审:王伊敏二审:林晓洁三审:李明柱出品: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