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局8月1日,由承建的拉萨团结公园暨环布达拉宫水系生态带药王山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正式完工,面向民众全面开放。
该项目坐落于布达拉宫西麓、药王山脚下,是拉萨市中心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二期)的核心项目。项目以
“一廊贯通、三区联动、六节点点睛”为布局,建设山体环境整治区、历史风貌恢复区和现状公园提升区,连接布达拉宫、药王山、铜牛公园等重要节点,打通文化遗产视线通廊,同时恢复了布达拉宫周边历史水生态环境。
改造过程中,建设团队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紧扣“显山、亮水、见绿、串湖、润城”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将拉萨团结公园打造为西藏生态文明高地的璀璨标杆。
工期紧,任务重,要在高海拔地区同步完成生态修复、风貌重塑、设施建设等多重任务,其难度不言而喻。为此,建设团队直面“工期短、区域多、要求高”的挑战,将项目划分为4个片区,实行“节点到人、责任到岗”,可视化跟踪日均进度。通过材料集中采购、设备共享降低损耗,设计变更24小时内完成方案优化,提前完成工期节点。
与此同时,针对高原低温期长、昼夜温差大,苗木需在
4月暖期完成种植,且80%苗木需从内地长途运输的难题,项目部提前预订优质苗木,全程冷链运输保障鲜活,并联合科研院所改良种植土,采用滴灌保湿与覆膜保温技术,实现乔灌木成活率100%。此外,他们还创新采用人工开挖探沟探测地下管线,大幅减少破除风险,使返工率降低80%。
三个半月的奋战,换来了满目生机。
2272棵乔木、1660株灌木扎根高原,6571.3平方米灌木片植、36680.1平方米花卉地被铺展绿意,1784.7平方米水生植物点缀水系,2206平方米雨水花园发挥海绵功能……一组组数据,见证着“生态修复”使命的落地生根。
如今,团结公园内湖水如碧绸般清澈,岸边绿树成荫,各类花卉竞相绽放。眺望布达拉宫,昔日杂乱之地已蜕变为翡翠明珠,人文古迹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共同绘就出
“百泽绕城?水城相依”的生态文明画卷,“璀璨历史?古今辉映”的千年史诗画卷,“党恩润泽?民族团结”的幸福繁荣画卷,“内宫外苑?雪域胜景”的世界文旅画卷。
从生态修复守护高原净土,到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再到民生改善提升生活品质,药王山环境整治工程的竣工投用,是推进城市更新的生动缩影,更是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素材来源:四公司本期作者:赵帅 杨亚妮
责任编辑:陈海宁审核部门: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