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局王永涛和英天奇是路桥公司的一对普通夫妻。
2013年两人正式成为铁建人那一刻,命运就注定与责任、担当相伴,就注定与工程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0
秒到30秒,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注意振捣的均匀性”
兰张三四线武张高铁永昌制梁场
生产副经理王永涛正向现场工人叮嘱施工中的管理细节。
王永涛查看钢筋加工质量扎根铁路行业13年的他,已辗转7个工地,
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2020年底, 31岁的王永涛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被公司提拔为兰张三四线铁路项目永登制梁场副总工程师,负责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在兰张三四线铁路兰武段ZQ2标桥面系施工中,采用新型智能设备摊铺机,激光控制厚度,速度快,可是因为摊铺厚度只有
5厘米,西北的天气干燥,人工覆膜跟不上,刚铺好的混凝土不到半小时就开裂,不能保证质量,而且还有返工的风险。当时,王永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网查阅资料,虚心向工人请教,向兄弟单位咨询,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引进覆膜设备,成功解决了这一施工难题。
这个设备和摊铺机同步运行,能防止水分流失,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亲身见证着兰张三四线铁路
兰武高铁从平地慢慢建起,到如今建成通车,他感叹:
“就像攀登山峰一般,每登高一级,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在项目部的彩钢房里,不时传来轰隆轰隆急促的脚步声,手中拿着各类文件忙碌有序的英天奇穿梭在各个办公室中。初闻她名字的人,都以为是个小伙儿,见到她人,原来是个高个潇洒的美女。
英天奇整理内业资料 入职路桥公司后,她被分到项目物资设备部,内心充满忐忑与期待,面对道钉一样的数据、百花难辨的物资、奇形怪状的设备,一脸茫然的她,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细心指导与帮助下,从一颗螺丝、一根钢筋、一台设备学起,反复对照,不厌其烦翻找资料,一次次大胆尝试、一遍遍反复记忆,从束手无策,从初学时的青涩到日渐成熟、稳重,逐渐完成了
“小白”到“职场人”的蜕变。
转战到永登制梁场后,
换岗位到综合部,她没有丢下物资设备部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没有丢下注重工作效率、个性独立、性格开朗、做事果断有主见、时间观念强的性格。
“放心吧,交给我!”“我来帮你弄吧。”“好的,马上给你。”心态和工作状态就像刚刚步入职场的小姑娘一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只要有她在的办公室每天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她是项目部的知心大姐,无论同事有什么需要都能够及时伸出援手,无条件给予帮助,带给项目部无限的正能量,这样的大姐在项目部一起工作同事们的氛围都被带动了起来,激情满满,不亦乐乎。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最开始被分到宁西铁路项目,为了两人能够在一起,她辞掉了原本找好的工作,义无反顾和我来到项目。”王永涛说完,沉默了半晌。听出丈夫语气中蕴含的歉意和愧疚,英天奇打趣道:“对于我来说,最幸福的就是每天下班后,能一起在项目附近慢慢走。”
2023年7月放暑假,5岁“小候鸟”第一次来到项目部和父母在一起,稚嫩的小手指着梁场巨型设备说:“爸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小步伐连蹦带跳跑到妈妈的办公室:“妈妈,这就是你上班的房子,好多盒子呀!”夜晚从他们的房子传来欢快的嬉笑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回荡在项目部上空。
美好的相聚只有短暂的几天,项目部突然接到任务,要加班加点完成桥面施工任务,他抱着孩子说:
“爸爸要去修大桥了,等修好了爸爸带你去看。”小家伙貌似懂事地说:“爸爸,你去吧,我和妈妈等你。”一分开就是十五天,工地离项目部五十公里,他每天只能在吃饭的时候和孩子视频,孩子每次嘟囔着小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玩”。十五天回来,孩子看着黝黑的爸爸,扑上前去亲吻着带胡茬儿的脸庞,撒娇、依偎在他的怀里,这种亲密的感觉让他觉得无比幸福。
一家三口合影 他和她既是夫妻,也是同事,更是朋友。如今,他们正奋战在兰张三四线武张高铁建设一线,用火热的汗水绘就了一幅幅
“劳动美”的时代画卷。他们有不同的岗位和身份,却有同样的信念与担当。
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 “生活伴侣”,又是项目一线的“战友搭档”,用勤奋和努力诠释着“团结 务实 革新”的企业文化。他们齐聚项目,把“家”安在项目上,用“匠心”成就工作、用“爱心”共筑小家,用实际行动彰显铁军风采,用青春与汗水书写奋斗篇章。
素材来源:路桥公司本期作者:罗金鹏责任编辑:陈海宁审核部门: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