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退役不褪色】从“军装绿”到“中铁蓝”,他们初心如磐建功电化

2025-08-07 18:16:26浏览:68 来源: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   
核心摘要:【退役不褪色】从“军装绿”到“中铁蓝”,他们初心如磐建功电化
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八一军魂,薪火不息;钢轨之上,初心如磐。在公司各项目建设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着戎装,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山河;如今换上工装,将热血融入纵横的铁道。从军营到工地,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忠诚、担当与奉献的军人本色。在铁路建设的无声“战场”上,他们以纪律为纲,以责任为旗,用脚步丈量安全,用匠心雕琢品质,用科技赋能生产,用坚守诠释“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今天,让我们走进“匠心坚守者”张盛冬、“较真 主管”王帆的故事。张盛冬用匠心执守铁路建设一线 1998年,张盛冬告别军营绿,披上中铁蓝;卸下钢枪,握紧工具,以铁路接触网工的身份,点燃了产业报国的新烽火。二十七个春秋,从青涩士兵到接触网特级技师,这条用脚步丈量、汗水浇筑的进阶之路,刻满了他无声的誓言。 学无止境,熔炉再铸 施工现场既是考场也是课堂。从2011年到2020年,凭借当兵时的那股韧劲,他利用业余时间一路奋进,先后取得专、本科学历。他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年年获评优秀高级技师。案头常备的《接触网工程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等十余部专业规范,他早已滚瓜烂熟。他说“学习是终身战斗。战场在变,装备在更新,战士的头脑岂能落后?”正是这份源自军营的坚韧与自律,支撑他不断克服困难、攀登技术高峰。 赛场砺剑,尖兵本色 技能大赛,就是他淬炼实战能力的练兵场。他将在部队锻造的“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拼搏精神带到了赛场,在2019、2010年公司技能大赛中迎难而上,勇夺综合第三名、第一名,锋芒初露。2014年,面对更高层级的挑战,他用当兵时“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在中国中铁第十三届青年技能竞赛接触网工大赛中攻坚克难,斩获第十七名,以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展现了他的硬核实力。 薪火相传,锻造铁军 张盛冬独创“作业单项轮岗”练兵模式,像当年班长带新兵一样,手把手倾囊相授,亲手培养出技术主管3名、作业队长2名、副队长3名、工班长6名。他创建的QC团队成为人才的摇篮,2018年、2019年,所带青工在中铁电气化局技能大赛中勇夺个人第三名、团体第一名,打出了团队的赫赫声威。他常说“一个人的优秀只是星火,点燃一片星空,带出一支铁打的队伍,才是真正的意义,才是对‘传帮带’军旅传统的赓续。” 创新攻坚,智胜“战场” 施工现场的“硬骨头”,他用军人的智慧和创新的利剑一一劈开。甘钟铁路建设期间,山区运料难似“补给线受阻”,他联合研制“路用平板车载可移动式吊车”,运能激增,人力大减,开辟了高效的“运输通道”。从业以来,他带领的QC“尖刀班”完成的4项集团公司级课题,被行业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 从保家卫国的士兵到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岗位在变,使命未改,报国初心如磐,张盛冬依然如哨兵般挺立在万里铁道线上,以匠心守护着铁路建设者的职责,以忠诚守护着中国铁路奔腾不息的脉搏。 王  帆把“较真”留在铁路建设一线 八月的宁东,烈日炙烤着戈壁滩。在宁东项目的施工现场,接触网技术主管王帆正带领作业团队,向项目最后的关键节点发起冲刺。这位有着五年陆军防空兵经历的退役军人,将“战场”转向了铁路建设一线。 将“军人基因”融入硬核转型 2015年12月,脱下穿了5年的军装,王帆的人生坐标转向了。初到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供电项目时,他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高耸的接触网支柱、复杂的腕臂结构、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与军营中的雷达、导弹操作手册截然不同。 “环境的变化确实挺大。”王帆记得,第一次爬上10米高的支柱练习安装腕臂,脚下的晃动让他手心冒汗。但部队教会他的第一课就是“不服输”——别人练1小时,他就练2小时;下班后,他抱着《接触网施工规范》学到深夜,把每个部件的名称、作用、安装精度逐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像当年背记武器参数一样,反复记忆、烂熟于心。 以“军人精度”雕琢接触网调整 “接触网导线高度误差不能超过±30毫米,拉出值偏差必须控制在±30毫米以内。”王帆一边用扳手微调定位器,一边叮嘱身旁的实习生。在宁东项目收尾阶段,接触网调整是决定列车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工序,需要在已架设的接触网基础上,对每一处腕臂、每一段导线进行精细校准。 每天清晨,王帆都会带着工具包沿着铁轨徒步巡检,3公里的路段要弯腰测量上百次。有一次,在鸳鸯湖区段,他发现一组定位器的角度偏差达1.2度,立即要求作业组返工:“这个角度会导致导线磨耗加剧,运营后每公里每年将多损耗30米导线,必须整改!”这种近乎苛刻的较真,源自他五年军旅生涯刻下的“精准意识”。 让“军营作风”落地于工作细节 在王帆所在的作业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开工前,他都会组织作业人员列队,像部队点名一样清点人数,并逐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工具要拴好保险绳,就像当年上训练场必须检查装具一样,少一样都不能开工。”他说。 对于“退伍不褪色”,王帆有着朴素的理解:“就是把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在宁东项目,他的工具箱永远摆得像武器装备一样整齐,各种工具按使用频率排序,标签清晰;每天的施工日志记得工工整整,字迹遒劲,像当年的训练记录一样详尽。“这是部队教我的,干什么都要有条理,才能不出错。” “如果说军营教会我‘保家卫国’,那铁路建设就是在‘建设家国’。”王帆说,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地铁、铁路通车,载着乘客与货物驶向远方,那份自豪感,就像当年站岗放哨时一样澎湃。在铁路建设这条战线上,“迷彩绿”从未褪色,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千里铁道线上,续写着属于新时代建设者的忠诚与担当。 八一军旗猎猎映照着他们挺拔的身姿 钢轨延伸远方承载着他们不变的初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他们始终以“退伍不褪色”的昂扬姿态 默默耕耘在施工生产一线 让我们向所有曾经守护家国 如今建设山河的“老兵”致敬 愿这抹永不褪色的迷彩 在万里通途上继续闪耀光芒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主办:公司党建工作部 来源:西安分公司、宁东项目部 作者:毛可欣、周   颖 编辑:马   博点赞     在看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要闻播报】巨晓林调研成渝中线重庆段项目并为创新工作室揭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