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光荣印记丨历史的回响前行的力量

2025-08-02 21:44:00浏览:137 来源:中铁二十三局集团   
核心摘要:光荣印记丨历史的回响?前行的力量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当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历史中那些闪光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铁道兵,一支已惜别人民解放军序列四十余年的特殊兵种,从烽烟战火中走来,筑就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于国家建设中淬炼,展现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英雄气概。 时光飞逝,岁月峥嵘。在中铁二十三局一公司荣誉室里,一面面陈旧的锦旗、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在永远凝固的 时光中,向人们诉说着铁道兵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事迹。 一面“红专机械连”的锦旗,在其中 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正值建军节一起走进它背后的故事铁道兵政治部、司令部授予铁四师机械连“红专机械连”荣誉称号 1964年4月29日下午4时21分, 在新扩建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一架来自巴基斯坦的大型客机 安全着陆,这是国内航空史上“外交航空”的盛举。而就在半年前,虹桥机场一望无际的斑斑草地上,只有一条光秃秃的跑道。土方机械连展开机械化施工(点击看动图)时间拉回1963年11月2日,国务院批准虹桥机场扩建为国际航线民用机场,扩建工程按照当时国际机场的建设标准进行 ,整体规模要扩大十几倍。根据估算,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 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当时,按照中巴协定1964年“五一”通航的要求, 1964年4月底必须完工,留给施工 队伍的时间仅有半年。11月下旬,铁道兵四师16团土方机械连到达上海虹桥机场, 配合铁道兵52团对机场进行改造施工。需要扩建的机场跑道中,共有61条河道要填平。 当时正值严冬,次年 1月,上海又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雪,河面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让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愈加艰难。铁道兵战士们不畏寒冷,破冰层、抽河水、清淤泥,整日甚至是整夜站在泥水里施工。 地势低洼,施工难度大 (点击看动图)新建的机场主跑道长3200米、宽60米,且平坦度误差要控制在2毫米之内。在当时,除了老式混凝土搅拌机和手 提振荡器 、风镐、手推车,几乎没有任何机械化、电气化的工具,混凝土浇筑全靠战士的双手。为了保证整体平坦度,战士们把跑道地基分割成一个个边长3米的“豆腐块”,用小推车运送混凝土,根据水平仪测定的标高点,配合工具 手工均匀抹平。 为了确保机场按时投入使用,虹桥机场扩建指挥部发出了“奋战三月”的号召,要求大家全力以赴、攻坚克难。铁道兵四师 16团土方机械连 发扬敢打硬拼的精神,针对机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含水量大,又值冬寒春雨季节的特点,采用推土机挤淤泥的施工方法,日夜不停赶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铁道兵 政治部、司令部授予“红专机械连”荣誉称号和锦旗。 在上海举行通航典礼(点击看动图) 1964年4月25日,上海虹桥机场提前交付。29日,巴基斯坦108人的首航代表团访问我国,中巴正式通航,打开了我国通往欧洲、非洲的大门。半年的时间,铁道兵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动车通过大瑞铁路银江河大桥(点击看动图)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回首望,岁月峥嵘,看今朝,初心依旧。 60年后的今天,《铁道兵志在四方》传唱不息,一代代铁建人始终奋战在国家建设的最前沿,争当铁道兵精神的传承者。 6个月让上海虹桥从东方飞向世界的这支队伍,成为了扎根西南 14年、构建中缅新通道的中铁二十三局一公司前身。 2022年7月22日,大瑞铁路大保段顺利开通运营,彻底结束了云南保山不通火车的历史 ,这条古丝路终于迎来了动车时代的崭新篇章 ,为沿线各族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条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 “幸福线”。而这背后是数千名建设者长达14年的坚守, 高地热、高地应力以及高地震烈度 的地质条件,没有吓倒他们。在“水深火热”的考验下,这支队伍成功打通了我国第一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铁路, 铸就了这一时代奇迹。民众欢呼庆祝铁路通车(点击看动图) 时光流转,铁道兵的番号虽已成为历史,但那份记忆却从未褪色,建设祖国的初心使命从未更改。“逢山凿路 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如灯塔长明,闪耀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建人,继续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十五局装配科技公司】麻烦给我的朋友来杯mojito!

上一篇: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王鹏在太原开展系列商务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