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局】岁月为鉴,军魂永在

2025-08-02 18:02:27浏览:190 来源:中铁二十局   
核心摘要:岁月为鉴,军魂永在
中铁二十局身穿军装,保家卫国身穿工装,建设祖国曾是铁道兵,亦是铁建人 退休不褪色,服务献真心 八一军旗红,初心永传承 严永友:延伸生命的宽度 一首战歌,一生传承。从一身军装到一身工装,再到一身“蓝装”,中铁建城通公司严永友用实际行动延伸着生命宽度。2017年,严永友加入苏州最大的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八年来,他参加450多次救援,累计服务时长2317小时,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50余场,连续四年被评为“苏州蓝天救援队优秀队员”。他还通过“爱心达人慈善基金会”,从2022年起一对一资助贵州铜仁的一名贫困学子……30多枚公益纪念奖牌映衬着他初心不变的奉献人生。 李如银:余热映初心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退休已六年时光。二公司李如银离岗不离心,对企业的关注关心一如既往。在担任陕西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期间,通过组织定期聚会和社会公益活动,整理铁道兵珍贵史料,为维系战友情谊、传承铁道兵精神、助力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他常常说,期待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并将乐此不疲地做好联谊会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李全成:退休梦未休 李全成曾是三公司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项目一名普通员工,从铁道兵战士到项目物资管理,始终坚守一线。2024年退休后,他的生活充实且有意义。闲暇时,他会和昔日的铁道兵战友相聚,追忆并肩奋斗的峥嵘岁月。他还特意打卡公司建成的鹰潭智联小镇、蚂蟥梁立交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感受着企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王俊雅:十年守护邻里情 在洛阳瀍河区四公司家属院,退休近十年的老铁道兵王俊雅,始终带着军人的温暖本色。他有个贴心习惯,若两日未见哪位独居老人,便要寻遍社区角落关切询问,甚至登门拜访,只为确认平安。邻居们从最初不解,到后来被这份默默的守护打动,也学会了彼此留心关照。王俊雅常说,当年并肩奋斗的老工友,晚年更要像家人般互相关怀。一声问候,成了他打开邻里“心门”、传递信任的“钥匙”,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退休职工社区暖意融融。 张志森:永不退休的“道钉” 2023年,五公司张志森光荣退休,但他并未闲居,转身投入社区志愿服务,成为邻里信赖的义务调解员。一次老旧小区水管改造引发争执,张志森挺身而出,与双方耐心细致沟通:“当年修铁路,条件很艰苦,工友们也是互相扶持,靠的就是这份体谅和信任。水管是社区的‘大动脉’,施工是阵痛,通了都受益!”他以铁道兵的务实真诚促成谅解。邻里有事总爱念叨:“找张大哥,他办事,咱心里有‘轨’!”他像一枚牢固“道钉”,稳稳铆在服务邻里的轨道上,温暖着大家的心。 尚双锁:戎旅逐梦 再续华章 尚双锁退休后仍时常惦念六公司的成长与发展,每当听闻中标喜讯,他心中总是满心欢喜,每当获悉难点工程被攻克,那些齐心协力的“战斗”岁月就历历在目。退休后他有了更多时间参与社区建设,常到社区和企业亲身讲述军旅生涯故事,宣讲铁道兵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将竭尽所能在不同的“战场”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旺生:厚植铁军情怀 杨旺生曾是市政公司的一名员工,从80年代铁十师新管处的退伍军人到工程建设一线,他用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本色。2023年退休后,他做出一个看似逆行的决定——回到甘肃老家,带着军营里那股“啃硬骨头”的劲头扎进田埂,把生活过得“炽热滚烫”。他常与单位同事保持交流,时刻关注着企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每逢公司获得荣誉,他都倍感自豪,总要向乡亲们讲述他与公司共奋进的光辉故事,展示着永不褪色的铁军情怀。 张林:心系企业感党恩 张林是中铁贵州公司一名退休干部,1981年参军入伍的他始终秉承铁道兵精神,干一行精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如今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然心系企业发展,关注工程进展,经常与青年技术干部谈心谈话谈业务,而他精湛的测量技术和亲和的人格魅力总有年轻人愿与他交心交流,一位刚接触测量工作的测量员就说,看到张总身先士卒、执著追求的样子,总是给他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魏天辉:军营志 社区扬 “部队教会我担当,这股劲不能丢。”曾身着军装在军营救死扶伤的魏天辉,退休后婉拒私立医院的高薪邀约,转身走进社区,成了居民身边的“健康顾问”。从军营白大褂到社区宣讲台,从解读体检报告到普及急救知识,变的是服务场景,不变的是军人的担当。他用专业与耐心守护邻里安康,用余热温暖社会,让老兵精神在岁月流转中愈发闪亮,也为“担当”二字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张永刚:风雨不移铁建情 曾在南方公司工作的张永刚,从入伍到转业再到退休,他对的牵挂刻入骨髓。他每日读报留意企业新闻,逐字细读公众号文章,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台风“竹节草”穿过苏州时,他第一时间到社区搬沙袋、清积水,裤脚沾泥仍不停,说“护设备、守邻里都是该做的”。闲暇逛革命纪念馆,史料前的感慨总让他想起年轻时攻坚的日夜,那份“把事干到极致”的劲头,早与红色基因融于血脉。 杨向晖:不遗余热护兵魂 房地产公司老铁道兵杨向晖退休后,他将收藏的铁道兵文献办展、宣讲,让更多人记住那段历史和“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2024年底,他与五位战友重返青藏线,协助三江源检察院解决天峻烈士陵园与群众墓混葬问题;协助海北州确认铁十师修建中国第一个核武研制基地专用铁路档案,采集老兵口述史……以实际行动弘扬铁道兵精神,践行对祖国忠诚和对铁道兵的热爱。 王宗让:“夕阳红”辉映“党旗红” 7月25日,铁道兵王宗让(左一)参加了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永不褪色的铁兵记忆”“八一”建军节铁道兵荣光传承活动,现场向青年讲述铁道兵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退休后,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先后参与组织铁道兵座谈会、送温暖慰问、老年文体活动等10余场,继续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夕阳红里不断书写服务退休干部的“新答卷”。 再忆峥嵘岁月致敬铁兵军魂来源:相关单位丨编辑:谢建辉丨审核:徐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二十局】赛技能 砺匠心!陕西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物理性能检验员工种决赛成功举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