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连日来,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席卷华北,北京
密云区受灾情况尤为严峻
。 面对刻不容缓的灾情,闻“汛”而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在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和密云区政府“打通生命通道,畅通临时便道”的紧急要求下,以央企铁肩扛起如山责任。
汛情就是命令 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火速集结中铁投资、三局、四局、六局、隧道局、电气化局、建工、北京局、设计以及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等精锐力量。短短时间内,804名抢险勇士、195台(套)大型机械设备、74台(套)专业救援装备星夜兼程,如钢铁洪流般奔赴密云受灾最前线。
打通生命通道 抢险现场,处处是挑战。面对被洪水撕裂的道路、坍塌的桥涵、淤塞的河道和损毁的电力设施,各支突击队迎难而上,围绕“通电、通水、通信、通路”的“四通”目标,在高岭、溪翁庄、太师屯、石城、冯家峪、新城子、不老屯等7个重灾乡镇,打响了一场场与洪魔搏斗的硬仗。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携带侦察无人机、通讯保障等先进装备,顶风冒雨对太师屯镇、冯家峪镇等核心受灾点进行高强度空中侦查(巡飞9架次,飞行7小时),生成720°全景图6份、三维地形图3份,为精准救援提供“天眼”支撑。
中铁三局突击队由京津冀项目骨干组成,直扑高岭镇4条道路21处断点(约1.8公里)和不老屯镇1条道路52处断点(约3.2公里)。面对复杂路况,队员们争分夺秒,抢修工作按计划高效推进。
中铁四局突击队于7月30日深夜火线驰援溪翁庄镇石马村,面对3段坍塌桥涵和路面,队员们连续奋战12小时,成功打通一段60米混凝土道路,第一时间为灾后物资运输和居民安全出行开辟了关键通道。
中铁六局救援队所在的太师屯镇沙峪村,唯一的进出通道——50米宽的沙峪桥被暴涨的安达木河洪水严重损毁,200余名村民被困孤岛,情况万分危急! 中铁六局救援队不仅利用大型机械争分夺秒抢修,更同步组织力量为被困村民紧急输送纯净水、方便面等急需生活物资,并全力配合电力部门恢复供电。在桥梁抢通前,果断安全转移了被困群众。经过彻夜奋战,管涵便桥于8月1日清晨6时成功拉通,这条“生命线”的打通,凝聚着责任与温度。
中铁隧道局救援队于7月31日凌晨
紧急驰援冯家峪镇,逐一摸排
10余个村庄约50公里的道路受损情况,采用“人机协同 、分片攻坚、立体作业”策略,加班加点、马不停蹄部署抢修任务。
中铁电气化局接到新增任务后连夜调度,于7月31日23时抵达新城子镇,开启多点作战:处置南洼路过水桥面、修复马太路路基、抢修吉家营村断桥、疏浚苏家裕河道、修复西山咀桥。目前已高效完成河道疏淤800立方米、土方填筑400立方米、疏通线路4公里,其中西山咀桥也已成功抢通。
中铁建工集团救援队于7月31日凌晨2点抵达冯家峪镇,不顾风雨侵袭,一头扎进最危险区域,全力抢修塌陷路面,清运阻断道路的垃圾和杂物。烈日下,他们的战斗仍在持续。
中铁北京局抽调50余名人员及大型机械驰援石城镇,对赶河厂村和石塘村展开清障攻坚战,清理被山洪冲垮路段、清运淤泥。经过10余小时连续奋战,成功打通道路,为后续救灾物资运输和群众生活恢复筑牢基础。
中铁设计发挥专业优势,调动桥梁、路基等专业骨干全面踏勘重要抢险工点,针对水毁情况,结合区域建材资源,
现场研究制定抢修方案,为抢险救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不辱使命担当 阶段告捷,铁军本色!截至发稿,抢险大军仍在60个损毁路段点位上奋力鏖战。经过连日昼夜不停的艰苦奋战,已成功抢通15条关键道路,累计清理疏通里程达30.5公里。
越是雨急浪高,越见砥柱中流。当安达木河的洪水漫过桥面,当石马村的道路被拦腰斩断,当无数密云乡亲被困家园……是的“铁军”们,用钢铁意志和专业力量,在风雨中托起了“生命通道”的希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建造 铁肩担当”企业使命,诠释着央企的顶梁柱担当、惠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必达”的庄严承诺。将继续全力以赴,为尽快全面恢复密云交通秩序、助力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贡献磅礴力量。
END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军体内容来源丨股份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监督部
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