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掘进过半!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土压平衡盾构隧道进度条再刷新

2025-08-01 19:42:15浏览:99 来源: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掘进过半!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土压平衡盾构隧道进度条再刷新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7月31日由中铁十一局参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蜀安隧道 盾构掘进施工累计达5190米标志着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 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过半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标准化作业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安隧道位于简州站至成都站区间, 全长10380米,最大埋深约62米,应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检查设备参数 蜀安隧道穿越成都城区,城市建筑及居民区密集分布,与多条既有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市政管网、高速公路等交叉,对地表沉降要求极高。 该项目自上场以来不断统筹工期和方案策划,通过精细管理和精准控制, 创造了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复合地层月均400米进尺的全国施工新纪录。 面对盾构需下穿西成高铁北湖特大桥、蜀龙路下穿隧道、致力路隧道、成绵高速跨线桥等多处重要建构筑物施工难题,建设团队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施工方案评审,对暗挖隧道分体始发、盾构穿越瓦斯地层、全断面岩层、并行或下穿运营铁路、砂卵石地层超浅覆土接收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研讨,不断完善技术交底相关工作,筑牢方案根基。 地质空间建模技术 同时,为确保盾构机能在各类高风险环境下的稳定掘进,建设者们依托中铁十一局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管理平台,为“成渝号”穿上“智能装甲”。该盾构机搭载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将百米深岩层化为“透明战场”,精准预判前方地质风险。盾构掘进中采用的推拼同步、智能掘进管理和多层次注浆体系等创新技术应用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显著降低了敏感环境下盾构下穿各类风险源的潜在风险。 多层次注浆体系“‘成渝号’盾构机总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攻克超大直径盾构分体始发难题, 实现41天完成大盾构组装调试全国新纪录。 通过自动化检测系统,对地表沉降、管片变形进行毫米级监控,可以实现‘零沉降’穿越。”项目负责人表示。 大盾构组装调试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 将与多条线路连通 ,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   稿:冯平芝  陈新雪编   辑:林成立  罗奇美 审   核:徐云华 监   制:尚云功 出   品:中铁十一局融媒体中心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再添绿色动能!中铁十局在十堰市拼出“屋顶经济”新图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