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八公司近日,重庆市总工会印发了《关于“扛起新使命 建设新重庆”
2025年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7
月月度之星的通报》,杨伟锋和陈少辉分别荣获“创新之星”和“技能之星”称号。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榜样力量,致敬每一份坚守与热爱!
创新之星 杨伟锋杨伟锋,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
部长。劳动竞赛开展以来,他带领技术团队在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显著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在科技创新方面,他组织了《高原高寒大温差环境上承式劲性骨架拱桥智能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5项重点课题,《山区高陡岩质边坡多层次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预警关键技术》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年新增受理专利14项,总结工法16项,为后续项目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在工法推广应用方面,坚持“工法-工装-工艺-质量-安全-创新”的技术路线,推动69项施工工艺工法在15个在建项目全面应用,涵盖桥梁、铁路、公路等多个领域。创新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板轨排框架法等先进工法,有效提升了施工标准化水平。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组织人工智能等专题培训106人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同时深入项目一线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渭南泄洪通道项目完成深基坑施工方案编制;在昌九铁路项目应用国内首创智能高位落梁技术,实现高铁既有线钢梁精准对接;协助CZ项目优化列衣大桥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拱桥施工质量。
技能之星 陈少辉 陈少辉,重庆江北机场机务维修项目钢结构工程项目负责人。在劳动竞赛期间,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团队高质量推进网架拼装施工。在点焊工序阶段,他亲自示范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把控焊点位置与尺寸,既确保结构牢固性,又为后续调整预留合理空间。进入杆件差距与预拱度调整环节,他创新采用“分层调整、逐步校准”方法,带领团队反复测算数据,精准完成杆件精度调整。针对预拱度这一关键指标,他严格依据设计标准,组织多轮测量与精细调整,确保网架荷载稳定性。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始终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每个焊点符合规范要求,同时高效协调解决技术难题,为后续工序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 源 | 群团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