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编者按 《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中铁十九局,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创新填补技术空白,靠坚韧破解世界难题,以智慧为炬,照亮未来科技的探索之路,实现关键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先后荣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铁道建筑青年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青年拔尖人才”奖,以及各类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集团公司微信聚焦这些杰出科技工作者,分享他们为科技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所做的贡献。
弯晓林,男,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华东公司维西垃圾处理项目经理,曾获股份公司“铁路工程隧道施工创新能手”“工人先锋奖章”等荣誉。
自参加工作以来,弯晓林一直致力于技术管理领域,迄今已累积20多年的专业经验,他不仅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深入理解了施工技术的核心原理,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有效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017年3月,弯晓林担任玉磨铁路站前7标项目总工程师以来,在隧道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突破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难题,得到业主高度认可,多次荣获昆明铁路局“铁路建设先进个人”称号。他参建的安定隧道为玉磨铁路第一长隧,全长17476米,最大埋深880米,也是当时铁路、高速公路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里穿越哀牢山脉和横断山脉中的第一长隧,创造了中老铁路隧道“七个最”,即隧道最长、辅助坑道最长、单座斜井最长、穿越断层最多、埋深最大、最大水压、最大水量。
他针对滇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岩隧道施工,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一线工人研究快速、高效、保质、保安全的施工方法。主持编写的《大断面软岩隧道三台阶带仰拱同步开挖施工工法》荣获辽宁省工法,参与编写的《大断面特长铁路瓦斯隧道修建成套技术及应用》荣获
中施企协工程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编写“提高隧道
仰拱及衬砌排水合格率”荣获辽宁省QC成果二等奖,主持编写的《玉磨铁路超长软岩隧道轮廓线控制关键技术》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他还积极参与发明专利9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授权,其中包括“隧道Ⅳ、Ⅴ级软弱围岩全断面及微台阶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法”“隧道穿越瓦斯地层段的施工工艺”等。这些专利获得不仅体现了他在施工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公司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安定隧道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愈发凸显。弯晓林深刻把握这一关键,始终将团队的培训与发展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团队成长与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他定期为团队成员提供系统的技术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内容紧扣行业技术前沿与实际工作需求,帮助成员及时补充技术短板、更新知识储备,切实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同时,他还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各类行业会议和研讨会,以拓宽视野、增强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团队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个人成长。
未来工作中,他将继续秉持专业初心,深耕施工技术管理领域,以更前沿的技术视野应对行业新挑战,以更务实的创新举措破解工程新难题,为公司的品牌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让专业价值在更多优质工程中绽放光彩。
素材来源:华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