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项目一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履职尽责强化示范引领 凝聚榜样力量
全力以赴助力项目平稳运行
官微“一线写真”栏目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走进敬业奉献的“他们”
感受奋斗者的优秀品质
今天,铁君带您走进美的集团无锡高端工业园项目
看建设者们步履不停,逐光而行
让匠心与坚守的点点灯火
汇聚成奔流不息的智造长河
美的集团无锡高端工业园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项目总建筑面积15.87万平方米,旨在建设一座年产300万台高端洗衣机的“灯塔工厂”,一个点亮长三角高端制造版图的智慧园区。
2024年8月,一支承载着开拓使命的团队从上海奔赴无锡,陌生的环境里,一切规则、资源与节奏都需要从头摸索、快速适应。挑战,如同蒸腾的暑气,厚重而灼热地迎面扑来。
探照灯下,拓荒者的足迹
那盏可移动的探照灯,是项目最初的光
。白天它蹲在土坡上,看卡车碾过尘土、工人拌和砂浆;夜幕一垂,它便霍然睁眼,将材料堆放区照得明亮。
专业工程师陈承汉总爱背着全站仪追着光走,“灯光在哪,我的轴线就能定到哪。”初期测量难度比预期的更棘手,原始地貌高低差近3米,杂草长得比人高,连找个平整的测站点都要先清出一片地。更麻烦的是基准点,高温下测出来的数据总“飘”,他要用遮阳伞给仪器搭个“凉棚”,一遍遍校准,直到屏幕上的误差稳定在0.5毫米内。
项目专业工程师陈承汉
“拓荒”,除了平整土地,更在于在无锡打通一条从无到有、可靠合规的供应链。
初来乍到,本地供应商的材料规格与上海标准有细微差异,商务负责人孙琳带着团队对着合同,逐字核对技术条款,与供应商反复确认、磋商。探照灯的光透过板房窗户,照在写满批注的合同上,字里行间都是“不能出一点错”的较真。
从测量放点的精准定位,到首批材料的艰难进场,办公区、生活区临建在探照灯的光晕下拔地而起。当中建蓝的logo终于在办公区顶亮起的那一刻,那束光像淬火后的勋章,别在了这片土地上,也将“开工即决战”的信念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桩机灯阵,照亮脚下的土地
四台桩机扎进空地,工地的灯阵陡然扩容,照亮了脚下每一寸需要被夯实的土地。
质量工程师刘裕栋穿梭在桩架间,这里的土质让项目的桩基比常规厂房的深得多,为了保证后续桩基垂直度,他常常在在灯光下反复测量、仔细校准。刘裕栋最爱看桩机灯光下的焊花,他说:“每朵火花都是钉子,把我们的活儿钉在地上。”
桩基施工正值雨季,每次大雨,大家就会轮流守在桩机旁,有人负责清理积水,有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有人记录数据,灯光下的人影,每个人也都是钉在岗位上的钉子。
头上灯群,与时间的赛跑
正负零攻坚和主体结构冲刺的战役,在凛冽的深冬打响。项目经理王国富把“春节前2栋单体厂房、3栋土建设施必须拿下正负零,2栋钢结构厂房必须封顶”的目标挂在嘴边,时刻提醒着自己和团队。
留给大家的时间不过两个月,为了保证进度与质量,工程师们在现场扎下根,他们和工人们安全帽前的小灯成了工地上最灵动的星群。低温使混凝土凝结速度变慢,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专业工程师左义每隔一小时就要用温度计测量一次;项目总工张昆带着技术团队,在现场优化工序为团队提速;冬天线路容易“闹毛病”,电工老吴便仔细检查每一个接口,确保不会出现漏电、短路等问题。
时间在寒风中推进,春节临近,气氛也更加紧张。正负零和厂房封顶的决战时刻一天天逼近,“节前必须拿下”的誓言挂在王国富的嘴边,也挂在大家的心头。
当最后一方混凝土被缓缓注入,腊月二十三,项目地下室顺利封顶;两天后的腊月二十五,坚守到最后的团队迎来了钢结构厂房顺利封顶,赶在万家灯火齐亮前,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以行动践行着铁军誓言。
灯火长河,奔向智造之光
进入更为精细的装饰阶段,灯光,也从建设者的手中、帽檐上、办公室里逐渐转移,成为被赋予生命的主角。
曲臂车的警示灯在天花板、墙壁间闪烁,灵活地伸展臂膀;工人们在稳固的平台上,将灯具、开关,精准地安置在预定位置,让图纸上描绘的光影场景,一步步在现实中清晰起来。
今年7月,项目厂房正式照明系统首次全部启动,
当无数盏大灯同时亮起时,整个车间刹那间亮如白昼
。 每一盏灯,都记录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一份拼搏。灯光在这片热土上交织、闪耀,即将点亮这座集生产、办公、生活于一体的高端制造基地,助力长三角产业升级。追光者的脚下,永远有光,它们将承载着建设者们从零打拼的韧性与智慧,照亮未来的征途。
内容来源: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上海公司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需其他资料,请文末留言联系铁君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