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集团城轨公司10月12日,沪渝蓉高铁宝山隧道再传捷报。继全国首台全线浅覆土掘进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新征程号”顺利下穿杨盛河后,在十日内成功攻克第二处关键节点蕰川公路,为隧道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盾构下穿蕰川公路示意图
宝山隧道是全国首座全程浅埋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和全国首座三线高铁共建隧道,隧道全长3030米,盾构段总长1948米,最小埋深5.8米。此次下穿的蕰川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是贯穿宝山区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它串联起罗店、月浦、杨行、顾村等多个经济活跃城镇,日间交通流量大,重载车频繁。此外,该地段地层以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为主,土质软、灵敏度高,易发生变形与不均匀沉降,且路基下方分布着2条给水管线、2条天然气管线,对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和地层扰动抑制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严格的管线保护标准,项目团队在总结盾构下穿杨盛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在掘进过程中,创新性采用克泥效材料注入工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填充性,能够及时充填盾构外壳与土体之间的空隙,并在压力作用下向周围土层渗透,于盾体周围形成均匀致密的泥膜,该泥膜不仅有效阻隔了同步注浆浆液的过量流失,更显著改善了周围土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在监测方面,项目采用了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在蕰川公路路面、匝道、桥梁墩台布设全站仪,并采用太阳能供电,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与传输,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面、响应及时的风险预警体系。
宝山隧道施工现场 “新征程号”在十日内连续下穿杨盛河与蕰川公路两处关键节点,体现了该项目团队在复杂环境下盾构施工的精湛技术与高效管理。目前,“新征程号”盾构机正在稳步推进后续施工,项目团队将持续优化工艺、严控质量、严把安全,全力保障后续工程节点优质、高效完成。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沿江高铁通道,对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形成长江经济带绿色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供 稿:上海沪渝蓉高铁项目 卢 昕 杜世澳
编 辑:上海沪渝蓉高铁项目 卢 昕
审 核:党委工作部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