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六局古城姑苏,暮色渐浓月夜中的寒山寺更显朦胧神秘在这座千年古刹之畔横跨京杭大运河的苏州何山桥
正经历着“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何山桥北半幅钢箱梁顺利合龙
7月25日上午,由承建的苏南运河苏州何山桥改建工程迎来关键节点——北半幅钢箱梁实现水上合龙,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从项目进场开工,至北半幅桥梁合龙,团队仅用4个月时间。
参建人员合影 运河升级迫在眉睫
何山桥改扩建刻不容缓
作为苏州市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苏州何山桥东连姑苏古城区,西接高新区狮山商务区,北邻寒山寺与枫桥景区,承担着跨区通勤与旅游交通的双重功能。
何山桥旧桥航拍 建成通车近30年来,何山桥日均车流量已超过3万辆次,通行能力告急。同时,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现有桥梁已成为苏南运河苏州段“三改二”(三级航道改为二级航道)的关键碍航点。为实现2025年底苏南运河全线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的目标,提升桥下净空、增大桥梁跨径势在必行,何山桥改扩建刻不容缓。
现场踏勘、管线迁改协调
项目进场后,业主联合项目团队强化外部协调沟通,与老桥产权单位、海事、管线部门及周边街道、景区等紧密对接,仅用15天便完成现场结构物摸排及80余条管线迁改,为迅速打开施工局面扫清障碍。
上跨S型航道 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拆除
苏州何山桥改建工程全长830米,主桥长297.8米,采用分幅设计,单幅桥宽19.75米,由双向4车道拓宽为6车道。新桥采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结构跨越京杭大运河,建设内容包括老桥拆除、接线道路、新建桥梁等。
何山桥施工航拍 在何山桥两侧,依次分布着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干部学院、寒山寺、枫桥景区、大型商超及居民区,人流车流密集。
“工程体量虽不算大,但何山桥段航道口宽小且呈S形弯道,是苏南运河苏州段最窄处。”项目现场负责人郭伟介绍,苏南运河苏州段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两纵五横”中“一纵”京杭大运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何山桥的改建是全线航道上最为关键的一处节点。
旧桥拆除施工 “拆除旧桥,首要保障交通出行与水上作业安全。”郭伟介绍道,项目团队联合业主、交警部门对周边交通流量进行监测计算,经过数十次的方案论证优化,最终确定“半幅拆除新建、另半幅保通”及“新建成半幅保通、拆除建设另半幅”的分步导改策略。
在旧桥拆除环节,项目技术团队结合旧桥箱梁结构特点,针对水上吊装、高处作业、半幅道路保通等安全隐患点,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强化现场监督旁站,采用“逆序拆除法”——即先拆除合龙段,再向两侧对称同步拆除的方法,仅用15天便安全高效完成半幅老桥拆除,极大缩短了施工风险期。
古刹旁“绣花功夫”
精细施工守护千年文脉
站在何山桥上北望,寒山寺、枫桥景区尽收眼底。
“最近处是华夏诗碑,稍远是钟楼,最远处是寒山寺普明宝塔。那里是渔隐桥,前方是江村桥,再往前便是著名的枫桥。”项目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张燕海指向不远处介绍道,何山桥改建工程距离寒山寺南门仅50米,施工不仅要保安全,更要守护千年古刹与景区环境。
何山桥钢箱梁架设施工
在新桥的设计上,何山桥采用了低高度、无高耸的结构形式,并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桥梁造型设计,保障了周边区域远眺寒山寺及景区的视觉效果,将对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
何山桥主桥采用一联三跨变高钢箱连续梁、单箱双室带挑臂钢箱梁,跨径组合为87.4+118+87.9米。张燕海介绍:“受苏南运河实际宽度限制,难以同时满足通航及河道内旧桥拆除、支墩施工、钢箱梁吊装等需求,跨运河施工必须在封航期间内完成。”
召开钢箱梁施工专家研讨会、技术交底会
项目团队联合业主及桥梁领域资深专家,对梁体节段划分、制作方案、模型计算、监控测量、焊接工艺等关键环节进行综合评审,最终采用少支架法预制浮吊吊装方案,优化工序衔接,大幅缩短工期,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航道通航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还通过就地利用钻渣、全封闭车辆运输、临时堆土全覆盖、实时噪音监测等方式,确保工程建设与周边景区和谐共融。
何山桥效果图 作为“水运江苏”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何山桥改建工程完工后,将显著提升苏南运河整体通航能力,更好适应未来水运发展需求,助力实现2025年全线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目标,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三公司责任编辑:何 杰、路琇筌、田 杨
执行主编:邓昆伦主办单位: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