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试验员:“规范是铁律”

2025-07-30 22:10:04浏览:108 来源:中交一航   
核心摘要:试验员:“规范是铁律”
中交一航点击上方「」可快速关注 “吕哥,这机器人手臂又‘罢工’了,快来看看!”听产业工人这声呼唤,很难想象,这位“吕哥”两年前还是个刚走出校门、带着青涩局促的“社恐青年”。 00后的吕春波,是三公司信德检测公司的一名试验员,同事私下总叫他“小孩哥”。这声“哥”,是他用七百多个日夜的汗水与专注收获的认可。 成长的阵痛与顿悟,往往藏在最平常的瞬间。那是为计量检查备战的紧张日子,吕春波伏在桌前,对着新旧两本厚重的试验规范逐字比对,像在破译工程质量的密码。突然,一行改动牢牢攫住他的目光——某项试验的操作顺序被彻底颠覆。他捏着规范走向试验组长滕继达:“滕师傅,您看新规范的步骤顺序,就是前后换了下嘛,结果应该差不多吧?” 捕捉到话语里的一丝不以为然,滕师傅缓缓放下文件,平日宽厚的目光变得锐利。“小吕,规范,是铁律!”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新规的每处改动,背后都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和实践考量。干我们这行,‘我感觉’‘差不多’就是埋在工程根基下的炸药!一次你觉得‘没必要’的侥幸,可能就是未来塌陷的裂缝源头。我们手里出的数据,是工程质量的‘生死判词’,规范里的每一个字,都得用敬畏去掂量!” 这番话如同一柄重锤,砸碎了吕春波心中那点源于侥幸的轻慢。从此,“规范是铁律”五个字,如烙印般刻进了他的脑海。而这份严谨,很快就在他面对新生事物——混凝土抗压智能检测机器人时,迸发出了锋芒。 机器人的扫描定位系统虽精密,却常被试块表面残留的脱模剂反光“戏弄”,或是在试块运输时的微小角度偏差前败下阵来。“抓取时试块倾斜、滑落,每一次失误都在拖慢检测效率。”吕春波眉头紧锁,找来硬件工程师,两人手持规范里关于试块完好与流程合规的“铁律”,如同手持解剖刀,在设备运行现场开始了逐帧问题剖析。最终,“刀刃”指向了两处:优化夹具防滑纹路,增强“握力”;升级视觉算法,穿透“反光迷雾”。经过数次参数校准与实战演练,机械臂终于克服了“倔强”,运行稳如磐石。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检测高峰时,机器的排渣传送带不堪重负,大量试块残渣涌来,设计坡度与材质摩擦系数不足的弱点彻底暴露。吕春波蹲在传送带旁,认真记录每一次卡块的位置、残渣类型与频率,再对照规范中对设备“持续运转”能力的要求反复琢磨。最终,在多方合作与试验论证下,新的方案终于敲定:更换带防滑纹理“铠甲”的传送带,并调整倾斜角度。改造后,传送带终于能顺畅“吞吐”残渣,彻底克服了“消化不良”的问题。 操作间里,机械臂稳定起落,传送带顺畅流转,映着吕春波专注的侧脸。那个曾经捧着规范满眼困惑的“社恐青年”,早已在与设备“斗智斗勇”、与规范“较真到底”的日子里,淬炼成了能“Hold住全场”的“小孩哥”。 素  材 | 《筑港报》 供  稿 | 徐   萌 责  编 | 许泽源 校  核 | 杨   珂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柳工起重机械】柳工LTC160T6 预售首日 首批16台售罄

上一篇:

【中交一航】滁合高速通车运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