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三公司第一次见学坤大哥,是初到长白山的时候,在接我到项目部的车上。“新来的小兄弟?这边经常下雨,等天晴了我带你去现场转转。”他沉稳又洪亮的声音,在阴雨天带给我暖烘烘的实在,洋溢着的笑容,倒比我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有精气神。后来才知道,他叫王学坤,是吉林G331公路改扩建项目部第二项目组的副组长,往后在长白山的日子里,他暖阳般的热情和乐观,成了我眼里最稳的坐标。
他的办公桌总飘着淡淡的泥土味,桌角的玻璃鱼缸里游着两条红尾小金鱼,偶尔路过鱼缸会停步,他也会用指尖敲敲缸壁,金鱼摆着尾巴刚凑过来,他却已经抓起安全帽离开,“现场的山皮石填筑比养鱼要紧。”清晨5点的露水还凝在安全帽上时,他已经站在现场上,“老金,注意填筑标高”“小李,避让着点设备,注意安全”,声音裹在现场扬起的尘土里,却亮得很。小金鱼大约早就习惯,等不到主人的晨昏,自己在水里慢慢游,像是在替他守着这间总空着的办公桌。
今年复工后,紧迫的工期要求学坤大哥带着队伍抓紧完成白灰土路基段的填筑。他提前一周就备好了人机物料,万事俱备。可天偏不遂人愿,春雨裹着山雾连下了十天,准备好的挖掘机、压路机和推土机,像困在泥里的牛一样无处发力。那天我去现场采风拍照,远远看见他站在路边,安全帽檐滴着水,平时总扬着的嘴角抿成了线。“怕啥?”他忽然转头,脸上的雨珠顺着下巴往下掉,倒笑了,“雨停了咱就跟老天爷抢时间。”他的乐观积极感染着施工队伍跟他并肩作战,雨稍歇的间隙,他指挥着队伍翻晒白灰土;雨又下起来,他带着人把防雨布往白灰土上覆盖,等到天放晴,朝阳刚漫过山头,他已经调来了三台压路机,“轰隆隆”的声响里,他给大家加油鼓劲:“加把劲,咱把这十天耽误的活追回来!”
王学坤(图左) 后来他又扛起了全线水稳摊铺的重任,这活儿更像在拼一幅总在变的拼图——主线各段的路基进度不一,作业面散在几十公里的山路上。他每天清晨就沿着全线来回,哪段未筛分碎石已完成摊铺,哪段完成摊铺后正在进行复检,哪段符合水稳底基层摊铺要求,都一一记下。对讲机里的声音紧迫却又让人安心:“水稳施工一组摊铺机和压路机转场到K727+000。”“通知一号水稳站下达出料指令”那些零散的作业面,就在他这每天的“拼图”里慢慢连起来,当最后一段水稳层铺完时,夕阳正把路面染成暖黄色。在大家举着“主线水稳贯通”条幅合影时,他脸上却默默站在了最旁边,让其他同事们站在中间,眼神却始终盯着那条刚铺好的路。
我忽然想起他办公室的小金鱼——那天他难得早回,给鱼缸换了新水,红尾小金鱼在清亮的水里游得欢。他靠在桌边看了会儿,释怀地笑着对我说:“你看,不管多难多急的活儿,咱只要肯踏实稳当努力干,再硬的骨头也能啃下来。”
我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懂了,他总挂在脸上的笑,不是没遇过“难”,是把“难”当成了铺路的石料,踩实了,反而能让往后的路更稳。现在石子终于凝成了路,他所有的奔波和坚守,都长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此时的笑,是风雨后的坦然与骄傲。
素材:吉林G331公路改扩建项目部
供稿:陈晓闯编辑:王耀宇校核:修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