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五局】【一线人物】“火车头”李真

2025-07-30 19:07:25浏览:102 来源:中铁五局   
核心摘要:【一线人物】“火车头”李真
中铁五局铁轨延伸千里,桥梁跨越山河。每一项伟大工程的背后,都是默默奉献的匠心力量。 李真,便是这股力量的代表。从技术员到项目经理,17年来,李真不断突破自我,践行匠心精神。他的名字与多个重要工程项目紧密相连——武汉地铁、成绵乐铁路、京石铁路、南宁铁路、衡阳二环路、东江湾大桥、泗洪青临线、荣乌高速公路、兰太高速公路、汉广高速公路LJ5标以及邵永铁路。参建的铁路项目长达110公里,公路88公里,地铁56公里,这些项目见证了李真从基层到管理岗位的成长,也见证了他的每一次技术创新与管理突破。 十年磨砺 2008年,刚从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的李真,带着对工程建设的无限热情,加入了武汉地铁项目。刚开始,他从基础的技术员做起,但他的学习态度和技术专注,迅速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在京石铁路、衡阳二环路、东江湾大桥等项目中,李真积累了大量的跨公路墩梁式贝雷梁支架现浇梁技术、满堂支架现浇梁施工技术、钢栈桥施工技术等经验,但他并未止步。 2017年,32岁的李真担任泗洪青临线改造工程项目总工,初任总工的他面对项目建设压力,他带领技术团队,科学编制每一份施工方案,特别是石灰土路基、沥青生产摊铺等施工时,总会在现场看到李真的身影,一个本子、一支笔,每一页都写满了他对工艺的琢磨与对技术的热爱,在他的钻研下,最终熟练掌握了石灰土路基、沥青生产摊铺等施工方法,实现了项目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 2021年在兰太高速公路1标担任总工程师期间,他组织对临建方案多次现场优化,为主体工程快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工作过程中,他致力于以收集编制支撑资料及探讨施工方案等多种方式增加概算,通过研究分析100章工程内容,提出通过增加路基软基处理方案、增加桥梁措施费用、增加路基填料运距等方案,为项目后续稳固施工图预算做出贡献,为项目创效近千万元。 攻坚克难由于在总工程师岗位上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公司决定让他担任项目经理这一更加重要的岗位。 从总工程师到项目经理,岗位的转变不仅意味着职责范围的扩大,更承载着公司的深切期望。李真深知,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全周期管理的核心角色,既要统筹全局把控项目方向,又要深耕细节解决实际问题,这份责任让他既倍感压力,又充满动力。 汉广高速项目,成为了李真履职项目经理后的“首战场”。为打好这场硬仗,他选择从公司管理策划交底这一基础环节切入—— 这是项目开展的“蓝图”,涵盖了项目目标、管理架构、资源配置、风险防控等核心内容。他迅速组织项目团队召开专题会议,逐字逐句研读策划交底文件,在这场深入的研讨中,李真不仅引导团队成员统一思想、明确分工,更鼓励大家结合过往经验提出优化建议,让公司的管理策划在项目层面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落地。他明白,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协同作战,而开好头、起好步,正是迈向“做出一番成绩”的第一步。在李真的精心组织下,汉广项目建设按照公司既定的“蓝图”顺利开展,施工进度在全线遥遥领先,安全质量平稳可控,项目效益可观。 2025 年 4 月,李真被调到二公司体量最大的铁路项目——邵永铁路,担任常务副经理。这一岗位不仅是对他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意味着要直面大型铁路工程中的“硬骨头”。邵永铁路项目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段尤为棘手,破碎岩体带来的爆破效率低下“超欠挖控制困难”“粉尘与围岩扰动引发的环保压力”三大难题,一度成为制约工程推进的瓶颈。 面对困境,李真没有选择“经验主义”的常规爆破方案,而是带领技术团队深入隧道掌子面勘察调研,结合破碎岩体的力学特性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引入聚能爆破技术这一创新手段。与传统爆破相比,聚能爆破通过药包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将爆炸能量定向集中释放,精准作用于目标岩体,从根源上解决能量分散导致的效率问题。 为让技术真正落地见效,李真主导成立专项攻坚小组,从两个核心维度突破,一是精确设计聚能药包参数,团队通过计算岩体抗压强度、裂隙发育程度,反复调整药包药量、装药密度和起爆时差,确保每一份爆炸能量都“用在刀刃上”,避免能量浪费和过度扰动;二是优化聚能凹槽角度,针对不同段位的岩体破碎程度,将凹槽角度从常规的60°细化至45°-75°可调范围,通过定向聚能切割岩体,使爆破轮廓线更加规整,从根本上降低超挖率。 技术创新的效果立竿见影,实施聚能爆破后,雷家岭隧道出口开挖循环进尺从原来的2米提升至3.6米,爆破效率提升近50%;超挖率从12% 降至3%以下,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直接节约成本超80万元;更重要的是,由于能量集中释放减少了冲击波扩散,施工现场粉尘浓度降低60%以上,围岩稳定性显著提升,既满足了环保部门的严格要求,又为后续支护施工创造了安全条件。在他的带领下,雷家岭隧道在2024年9月迎来了全线观摩,获得了业主及上级单位的一致好评;在2025年4月作为全线第一个隧道通过了国铁集团首件验收。 面对桥梁岩溶桩基施工,李真亲自上手,牵头编制《桥梁岩溶桩基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智能监测预警体系攻克桩基施工风险,并组织开展岩溶桩基施工培训会,讲解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控制要点,为确保工作时效和工作效率,只要有岩溶桩基施工,李真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盯控,跟踪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盯控责任人后续资料签认,彻底解决了岩溶桩基施工难题,高质量完成了项目3453根桩基施工,其中完成60至80米的长桩21根,完成超过80米的长桩6根,实现桩基合格率达100%,实现岩溶桩基施工创效约800万元。    在数字化与智能建造的浪潮中,李真早早洞察到这一趋势。“智能建造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而是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提高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必由之路”。在李真的主导下,项目部通过智能设备、BIM技术、智慧工地平台的应用,邵永项目不仅实现了毫米级精度的施工,还极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效率和环保性。 为进一步提升项目效益,李真仔细分析研究项目赢利点,从桥梁桩基、隧道设计变更、土石方调配利用方案、路基附属变更、劳务队伍分包方式调整、经费压降等方面入手,实现了项目管理经费从二季度的10.65%到三季度的9.8%再到四季度的7.0%的压降,经济活动分析从二季度到四季度提高了20%,实现了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在邵永铁路的隧道和桥梁施工中,李真用“技术破题”的思路,不仅啃下了破碎岩体施工和桥梁岩溶桩基施工的“硬骨头”,更验证了创新技术对工程效率、安全与环保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多重价值,为项目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挺膺担当 为快速取得刘家院子跨二广高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行政许可,李真挺膺担当,强化与行政审批部门沟通衔接,行政许可手续仅39天便办理完成,较正常流程办理整整提前了50天左右,为连续梁快速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项目部在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召开的月度生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李真始终强调团队的力量,十分注重团队的培养与成长。他在邵永组织了40余场培训,培养了20余名骨干人才,确保了项目在高强度施工中不失质量与效率。李真说“团队的力量才是项目的核心,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最艰巨的任务。 工作以来,李真在繁重的工程任务中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匠心铸就品质工程”的使命担当。也因此先后荣获2021年度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先进个人、2022年度贵州省第二届“最美劳动者”,2023年度“五保一树”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24年度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劳动铸梦 邵永先行”劳动竞赛优秀组织者,2024年度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2025年度创先争优联创共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他对 “匠心实干” 的生动诠释。 从青涩技术员到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从单一技术岗位到统筹全局的项目管理者,他用 17 年的坚守证明,匠心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是团队协作的智慧;实干是扎根一线的执着,是技术创新的突破,是责任担当的践行。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央视频抖音号视频号今日头条信息来源丨二公司编辑 | 周敏娟主办 | 融媒体中心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五局】中铁五局大型沉浸式青年廉洁教育舞台剧——《防线》圆满演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