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机电局第二工程分公司编者按: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夯实基层基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机电局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抓改革,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在谋划上下实功、在推进上出实招、在落地上求实效;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深化改革落实落细。近期,公司微信公众号将梳理鲜活经验和有益探索,陆续推出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典型案例,供各部门和单位学习借鉴,促进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
机电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破题之路 机电局自2013年成立以来,历经与总承包分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合并运行及独立发展等阶段。独立运行之初,面临二次创业、体系重构、人员短缺等发展难题,机电局党委贯彻落实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以“党组织规范建设年”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从组织覆盖向价值创造转变,引领保障三级组织架构基本健全,管理体系加快完善,企业发展动力能力潜力显著提升,连续多年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保持稳定提升,实现了“一利”稳增长、“五率”持续改善。
改革成效党建引领经营指标全面突破
坚定落实“市场为大、市场为先”,实施“全员市场开发”,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保市场开发片区,以“重奖”激发内生动力,带动新签合同额在独立运行第2年突破百亿大关。
立体经营推动业务结构、市场结构更加协调
在巩固传统主业优势的基础之上,持续拓展数智绿色新兴业务,打造了“新能源”“新基建”等多个新的业务增长极,成立了10余个经营中心,形成了“五位一体”经营格局。
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成两级党委换届,以加强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放管服”、制度流程优化等专项工作,定期检查指导三级公司决策会议召开情况,以审计、巡视整改为抓手,举一反三推动相关问题根治,两级总部管理体系逐步规范。
红色引擎驱动项目管理提升
以落实集团党委一号文件为抓手,深入实施项目管理深化、提升、突破行动,召开项目管理大会,成立项目管理中心,打造了高质量项目管理体系。
文化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聚焦“中交机电”品牌打造,梳理提炼集团企业文化下的机电局“子文化”,积极开展文化宣贯和品牌宣传,获评第十七届中国品牌节“金谱奖”,“中交机电”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主要做法构建“三维赋能”体系,强化党建引领
01战略赋能擘画发展新蓝图
强化党委“把方向”作用,结合公司发展不同阶段,推动企业战略适应性调整,明确了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数智绿色机电综合产业服务商”愿景,确定了数智绿色、布局机电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等转型方向。
02改革赋能释放发展新动能
通过公开竞聘+市场化招聘,逐步选优配强三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加强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局面;在三级单位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整合的基础上,坚持扶优扶强原则推动进一步调整,适应性成立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海外经营中心、项目管理中心等多个适应性机构,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03决策赋能构建治理新格局
动态修订《公司治理主体议事清单》,对标集团标准规范决策会议管理,每年对三级公司决策会议进行督导检查,结合“放管服”专项工作,一对一指导完善议事规则、议事清单、会议程序等工作,以程序规范保障科学决策。
实施“双融双促”工程,夯实基层基础
01组织融合促攻坚 出台《项目党组织负责人配备和考核工作方案》,为重点项目党组织书记配备提供制度支持;开展重点项目党建提升行动,组织编制党建提升方案,以“党建+”为抓手,推动项目党建全面融入安全生产、市场开发、人才培养、二次经营、科技创新等中心工作,深入挖掘提炼项目党建案例,多个重点项目党建案例连续两年被集团优秀党建案例汇编采用。
02人才融合促发展 选优配强三级单位领导干部,采取公开招聘和内部竞聘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和提拔一批具有企业管理和市场开发能力和资源的骨干。加强内外部专家选聘,推动建立内外部专家库、外部智库,加大产学研力度,推进打造技术产品。打造高水平海外人才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围绕海外优先和科技强基战略,推动在全社会遴选优秀人才,加快建立支撑海外业务开发实施和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补足人才短板。
03考核融合促实效 建立“党建KPI+经营KPI”双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在经营业绩中的考核权重提升至5%,强化考核结果运用,2024年对2家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不佳的单位扣减经营业绩分值,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单位按照企业负责人年薪的一定比例进行单独奖励,以考核促提升、促落实,不断提升公司党建工作水平。
打造“四链协同”模式,释放改革动能
01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 党委牵头组建“数智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推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围绕智慧监测、数智运维、AI大模型等6个方面全面对接,打造典型应用场景,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厦门地铁4号线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黄骅港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实现无人化卸船和堆取料精准控制与安全保障,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02责任链与价值链协同 推行领导干部包保项目机制,党委班子成员认领收尾项目清理,仅2024年便完成应收账款超6亿元,完成项目关账18个;经营班子按业务板块包保市场开发任务,强化了对分管市场工作一抓到底的要求,有力激发党委班子和经营班子干事创业动力。
03监督链与风险链协同 在持续完善“纪-审-法”联动工作机制的基础之上,聚焦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强化监督,开展项目“亮身份、亮职责、亮监督”和阳光项目建设专项行动,亮出项目党务工作人员和监督员身份职责,刚性推行厂务公开在项目落实,围绕廉洁风险防控手册重点事项主动接受职工监督,全方位构建监督防护网,助力各类风险防控在一线落实见效。
04文化链与品牌链协同 适应性成立品牌文化部,召开专题会议,对品牌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将品牌战略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步实施,推动品牌建设逐步融入公司改革发展全过程、贯穿经营管理各层面,促进品牌建设与业务发展协同,公司获评第十七届中国品牌节“金谱奖”;积极培育“中交机电”品牌文化,严格按照集团视觉识别系统规范手册要求,做好全系统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增强员工品牌认知力。
来源中交机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