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赤帜凌空,大桥映霞。在“赣鄱首府首县”——南昌县,建设中的昌南大桥巍然矗立,临波照影,三个V型主墩呈白鹭展翅,充满活力。V墩上党旗飘扬,漫卷西风,万千焊火迸作星辰,为赣江平添一抹鲜艳。
攻坚有我“桩基钢筋笼主筋三层钢筋并排布置,在变径节段接长钢筋笼也太难了
。”“拼接钢筋笼的现场运输和下放也是个难题。”主任工程师吴卓感叹着。
这是当时在建设国内最大跨径混合梁V型墩连续刚构桥——昌南大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拦路虎”。由于钢筋笼对接地点位于钢栈桥施工现场,人员众多、场地狭小。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还需要在空中进行90度的转向,这使得整体吊装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都远超常规钢筋笼下放。
为攻克施工难题,昌南大桥“党员攻坚示范岗”带头冲锋,示范岗成员简乐新查阅大量资料,经过数次模拟,终于思考出解决办法,“单靠一台设备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那就用双机抬吊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台130吨的履带吊为主,一台50吨的汽车吊作为辅助,两台设备协同作业。不仅能够分散钢筋笼重量,还能有效确保吊装过程的稳定性。”简乐新进一步阐释,在图纸上勾画出吊装方案的初步示意图。
想法可行,二人立即着手准备,项目主任工程师吴卓通过计算吊装半径和吊装角度,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确无误。简乐新则指挥着现场各类设施,等待吊装开始。随着轰鸣声和指挥人员的口令声交织在一起,履带吊机将钢筋笼吊装至合适高度,随后汽车吊进行牵引,顺利完成了变径钢筋笼整体吊装下放任务。
2024年8月30日,历经9个月,昌南大桥主墩桩基施工任务全部告竣。栈桥平台人声鼎沸,浩荡江面已有白鹭振翅欲飞。“跨过道道难关后,再回首,似轻舟、已过万重山。”吴卓笑着说道。江上风起,他的眼神始终坚毅。
创优有我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品质工程”“凝心聚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在施工现场,醒目的品质标语随处可见。
面对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混凝土配比难等问题,党支部设立区域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突击队,掀起一次次施工高潮,突破难题,将昌南大桥打造成“跨江公路工程”和“公路跨江大桥”双品牌工程。
组织开展“党建领航 共创品质”等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建与技术质量管理融会贯通,切实提升现场人员技术质量管控水平。“如何在水下一次性浇筑大方量C50混凝土?”是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汪梓岚即将面临的一个问题。
有过沉管施工经验且长期活跃在施工一线给汪梓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主墩桩基大方量浇筑一次成桩,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水下保持抗分散性、自流平性和自密实性,确保水下混凝土的强度与工程质量”。
有了思路,他和专家带领着科技创新党员示范岗成员精选原材料,精心打磨每一道工序,精准把控每一方混凝土,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克服了水下高强度混凝土粘性大、工作性能差等缺陷,确保了昌南大桥主墩桩基一次成桩,有效提升了大桥的品质。
安全有我 在艰苦的环境中,党员是主心骨。2024年受大雪及汛期影响,致使赣江东大堤水位逼近警戒值,安全形势极为紧张。
项目安全总监罗国军立刻吹响集结号,项目党支部立即成立“党员抢险突击队”,组织队员装好砂石袋、铁锹、救生衣等抢险用品,并与属地水利部门对接,精准锁定防洪预警重点地段,制定专项防范措施。
同时,不断加强防汛物资管理,对发电机、水泵、水管、铁锨、雨具等清查登记,对设备进行组装及试运行,进一步提升抗汛抢险救援能力。突击队员针对临时用电、排水沟渠、临建板房、大型机械、临边防护等重点部位和设备开展排查整治,为项目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安全部开展“党建+安全”活动,邀请高校老师讲授安全课,党员带头带班,关心关爱产业工人健康,开展“安全生产我承诺”、“安全管理谈心谈话”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和产业工人预防和应对风险能力。
潮平岸阔风正劲,踔厉奋发启新程。面对新的使命,G320公路项目部全体党员以党旗为指引,以行动践初心,在攻坚克难中彰显先锋本色,在千年古县打造新的地标。
栏目策划:党委工作部
来源:新南大道(G320)A标项目
作者:李佩小编:昌文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