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6月22日,中铁一局二公司在合武高铁湖北段HWZQ-2标项目开展对标合武铁路暨安全穿透式监督管理现场观摩会,旨在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借鉴行业优秀经验,全方位提升项目管理与安全管控效能。此次对标学习让观摩人员深有感触,也为项目下一步的标准化提升与改进提供了诸多思路。
陈栋华——聊城冠州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常务副经理
通过一天的观摩交流学习,总的感受是中铁一局“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基本规定(2.0版)”,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落地,标准化图册的图片在这里都能见到实物,像是接受了一次2.0版的实物交底学习;通过参观一个使用了两年的梁场地面硬化效果,“临时工程按照正式工程施工”这句话得到了完美诠释,使用两年的混凝土硬化地面竟然未见开裂,切缝也是横平竖直,从这些小细节中不难看出合武高铁项目部是真用心了,标准化在这里得到了不打折扣的落实。
闫金李——辽宁区域指挥部管控组组长
在标准化贯彻落实方面,施工工地的上下爬梯标准稳固,已完成的桥墩四周无材料堆码,真正做到了工完料清。每一个环节都考虑的十分全面,落实的彻底,没有花哨的多余动作,就是将规范施工原原本本的交还给工地本身,规矩一词体现的淋漓尽致,将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我们将重新根据各项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对照集团公司下发的“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基本规定(2.0版)”进行规划设计,形成策划书,逐项逐条严格加以提升、落实。
刘晓刚——高原铁路项目二分部安质部部长
进入施工现场后发现,有的工地场地较大,有的则相对狭小,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干净整洁、材料堆放整齐。在现场整体规划中,布局合理、考虑周全、功能分区明晰,工程施工严格依照前期规划推进,做到了有条不紊。拌合站路面6m*6m进行切块,切缝做到了横平竖直。预制梁场配置箱梁自动养护系统,通过自动喷出气雾状水达到对梁体全方位、全天候、全湿润的养护效果。小型钢构库房内,材料做到分区合理、标识齐全、垫离地面。
马新彪——长春地铁5号线九公区项目安全总监
“穿透式管理”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但在合武高铁项目上的具体实践却让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这个概念,如何落实到施工每一个细节中。施工现场推行安全责任单元划分,每一个单元有明确人员负责,并通过实名制、清单化管理进行责任锚定。这种将管理责任层层压实、具体到人、细化到岗位的方式,打破了“只挂名不履责”“口头承诺无行动”的惯性思维,做到了责任链条不脱节、不漂浮。穿透式网格化不仅仅要应用在铁路项目,更要广泛推广到各个项目,让我反思地铁施工项目中存在的责任落实问题,尤其是在盾构隧道、暗挖区间、明挖基坑等复杂作业区域,网格化的安全单元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范腾达——佳同铁路JTSGZQ1标项目I工区安全总监
合武项目全线 37 公里,其中既有线长 17 公里,线路以桥梁为主,现场两处 T 构转体均需跨越繁忙铁路干线。在项目推进中,方案管理的优势尤为突出 —— 项目团队提前一年就开展方案策划与论证,充分体现了 “方案先行、方案决定成本” 的理念。既有线管理最大的风险就是大型机械管理,在场地硬化时就提前划定了机械站位,预埋了机械防倾覆缆风绳,除了最基本的硬隔离以外,还采用了电子围栏,并在机械设备上装上软件,在触碰红外线时进行报警停机,项目部通过人防,技防,物防,消除了大型机械不倾线的风险,真正的在技防上下足了功夫。
胡双龙——淮宿蚌城际铁路站前Ⅲ标项目安全总监
以“合武经验”为镜,我将进一步改进项目穿透式监督管理措施:一是按照项目施工进展、施工内容,持续强化监管体系建设,优化网格安全员选拔与培训,完善细化施工全流程监管清单,做到工序全覆盖;二是学习合武高铁项目营业线施工管理,提升项目工程线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三是深化大型机械智能化管控,应用智能感应报警装置应用,完善硬电隔离与限界管理,确保工程线施工安全。
温凯——黑龙江区域指挥部管控组组长
通过合武高铁项目穿透式管理信息化平台和手机APP的应用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工具不是简单的“线上台账”,而是打通管理壁垒的“穿透利器”,它让“层级穿透、信息穿透、责任穿透”从理念变成了可操作、可追溯、可量化的现实。手机APP的“监督管理模块”彻底改变了这一点,员工只需用手机上传隐患照片、填写位置和风险描述,点击提交后,系统自动推送至安全专务、分管领导及责任部门负责人的手机端,同时整改进度启动倒计时。这种“一线发现即管理层知晓”的速度,正是信息穿透的核心——风险不等人,信息传递必须跑在风险前面。
段晓炜——北京地铁13号线03标项目安全总监
合武铁路项目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给人以先进且富有前瞻性的深刻印象。其中,BIM 技术、铝模板、GPS 定位、智慧化系统等先进技术与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相比我们项目部的技术水平更为先进严谨。通过与自身情况对比,我们清晰认识到在技术层面与该项目存在一定差距,仍需持续学习完善、补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深入钻研学习,及时梳理形成相关资料,同时充分调动项目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资料与实物深度结合、形成整体,进一步促进项目部技术工作的完善提升。
何续斌——江浙区域指挥部管控组组长
项目层面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主要重点在于思想的转变,通过对标学习,做到“看的懂、学的会、落的实”,牢牢树立起“干就达标准,建就建精品”的质量理念,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装、新设备,鼓励小发明、小改造,创新管理、严控工序全方位打造亮点工程,擦亮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美誉度。在后续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将 “质量为本、标准先行,固本强基、守正创新”的理念严格落实标准化全过程执行落地,紧跟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向主力三级公司阔步迈进。
戴志兴——京哈高速改扩建八标项目负责人
在观摩过程中,通过几位讲解人员的精彩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我个人认为安全穿透式管理很有成效 —— 它通过纵向层层传达把关、横向部门间联动配合,将安全管理这一系统性工作有机整合起来。这就如同每道工序都设置了流程卡,每一步都有自检与复核,通过对各道工序的严格把关,最终保障了整体施工质量。安全穿透式管理同样如此,从安全培训,考核,到每道工序开工前的安全检查,每天上班前的安全讲话,每道工序的安全施工条件确认,通过层层把关,确保系统安全和本质安全。特别是把安全专监和现场安全员与设备施工点位、个人防护工点点位以电子围栏形式结合起来,确保了安全管理人员在岗履职。
姚勇——雄商高铁站前1标项目3分部负责人
合武铁路项目在推进安全穿透式管理中,有一项先进做法颇具成效:将安监专务与网格员的绩效工资纳入总资金池,依托自主开发的安全监督管理平台,自动抓取并统计个人工作成果,实现考核数据的自动填报与计算。项目将安全检查结果与量化指标相结合,根据考核情况自动核算个人绩效工资,形成精准化、量化的考核体系。这种方式排除了人为因素干扰,让考核更透明公正,既充分发挥了考核 “指挥棒” 作用,又鲜明树立了 “业绩与能力优先” 的导向,有效调动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安全质量监督体系的高效运转。
刘艳鹏——淮宿蚌城际铁路站前Ⅲ标项目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项目必须制定完善每一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明确每位员工肩负的安全责任,使全项目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安全管理网络,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负责安全生产,逐步达成“我的安全我负责,他的安全我有责”这样一种共识。同时,要按照“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项目考核目标。项目部与各分部、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部门一把手负全面责任的安全施工管理机制,各分部、部门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将安全施工责任层层分解,逐级量化到施工各个环节,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李义——康渝高铁2标项目常务副经理
做好项目团队执行力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从本次对合武高铁项目的学习情况来看,能明显感受到其管理人员专业素养高、精神面貌积极。尤其在 2 号梁场,每一位参与交流介绍的都是项目部一线当班技术人员,他们思路清晰、表达自信有力,充分体现了 “人人都是主人翁” 的协作理念。所以在后期的项目管理中,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多和同事交流,多给一线人员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
张新军——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土建施工SG2标项目安全总监
项目全面执行了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化手册2.0版内容,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改革创新,小改小革,并落实到各个作业工序,对新、旧版标准设施进行了对比量化淘汰,自主创新的安全设施使用更加安全便利稳定,并在各道施工工序中发挥了鲜明的作用,确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注重施工质量,从工装的配备,材料的选择,施工操作管理上要求严格,无论从临时道路的硬化和结构混凝土实体,真正做到了内实外美,桥梁墩柱采用了规范的滴灌养护,保证了混凝土质量,在钢筋作业中全面使用了各类卡具,保证了钢筋绑扎质量,钢筋间距均匀顺直美观,提高施工效率和钢筋标准。
田纲——唐曹铁路东延至京唐港联络线项目负责人
深入观摩现场,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不管是分部经理的现场讲解,还是智控中心侯总安全穿透式监督管理系统的宣贯,都在重复着一句话,就是所有的管控措施、软件系统都是在扎扎实实的使用,没有摆拍,没有花架子,好的东西重在落实,而且是不打折扣的全员行动,这一点难能可贵。在跨京九铁路转体桥现场,我们一行临上车前,听到现场指挥人员发出指令:通知人员,马上张拉。那一刻真正感受到高铁项目检查频繁,而项目管理团队已锤炼出了,从迎检到施工顺畅切换之从容,这背后一定有项目常态化、标准化作业的底气,迎检状态即是日常状态,无需刻意准备,当标准成为习惯,规范便成为本能;当创新深入骨髓,品质便成为信仰;当上下同心同欲,穿透式管理便自然流淌在每一条血脉里。
来源:各基层单位编辑:李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