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四航局】柔性管道的毫米级沉放

2025-07-27 22:09:28浏览:200 来源:中交四航局   
核心摘要:柔性管道的毫米级沉放
中交四航局六月的红海之滨,烈日炎炎,咸涩的海风拂过沙特吉赞工业城海水冷却项目施工现场。在这里,全球最大直径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正缓缓沉入海中,宛如一条巨龙在水中游弋。 由中国港湾承建、四航局负责施工的沙特吉赞工业城海水冷却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期海上高密度聚乙烯取水管及附属设施、陆上泵房、排水渠及回流玻璃钢管道。其中,高密度聚乙烯管道总长度约6.6公里,直径达3.5米,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安装的直径最大的海底同类管道。该管道分为S0至S9共10段,核心施工内容的S2至S9段管道,需进行约3公里远、最大水深13米的浮运安装。 “传统‘浮托+牵引’的出运方案适用于刚性结构管道,但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属于柔性材质,浮运期间管段姿态难以控制,沉放易引发局部变形。”项目副经理许云飞解释道。 2024年10月,团队通过加固管道结构与增设外部支撑框架来提升浮运稳定性,却仍存在扭曲风险。许云飞提出:“能否实时监测管道的姿态变化,边拖运边修正,或许能解决问题。”此后,项目团队经过多轮实验和论证,自主研发出“长大柔性管道浮运导航与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在管道上每隔150米设置姿态传感器,实时传输位置数据,并通过集成系统计算,形成实时线型图像。操作人员根据反馈动态调整拖船的牵引角度和力度,确保管道始终保持最佳航行状态,扭曲、形变风险降低90%以上。 然而,当管道顺利“浮稳”后,如何精准且安全地“沉放”又成了新的技术难题。在一次下沉试验中,因缺乏有效控制手段,管道因下沉角度过陡被猛地“拽”入水中,焊接接头承受的拉力急剧上升,险些发生撕裂。 在复核沉放全流程数据后,结合现场复盘分析,项目总工程师王晓东指出:“管道下沉时依靠自身重力速度过快,需要配备‘刹车’系统。”团队初步设想的气囊缓冲方案,受潮汐影响,每日施工窗口期不足6小时。在此情况下,研发一套既能提高气囊使用效率,又能精准控制管道下沉速度和姿态的智能系统尤为关键。 最终,团队优化原有工艺,创新形成“气囊配合牺牲吊带”的三级自动减速方案,一套专为管道下沉设计的“智能刹车系统”应运而生。团队提前为管道注入足量海水,通过精确控制预先设置的气囊充气量,为管道提供预定浮力,确保其下沉至预定位置。其次,操作人员割断牺牲吊带,使预设增长的吊带保持连接气囊与管道,让管道再次缓慢下沉并在水下保持“悬浮”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再逐步释放气囊中的空气,将管节缓缓沉入海底。整个沉放过程中,“智能刹车系统”将管道下沉速度控制在每秒0.3米内,整体下沉精确率高达99%,管道以几乎完美的姿态轻盈落位。 2025年6月,随着项目团队顺利完成S2至S7段管道浮运安装工作,S8至S9管道也即将下水安装。“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这套‘导航+刹车’柔性管道安装技术,推动其在更广阔的海域稳定落地。”王晓东坚定地说道。 ———— / END / ————来源丨中国交建微信公众号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四航局】四航局召开2025年第二次总工例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