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养护集团工程公司导 读
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激励中央企业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敬业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担当、善作为,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决定,追授中国移动甘肃公司白银分公司网络部原卓越工程师、应急通信主管杨景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5年8月7日傍晚,一场罕见的强降雨突袭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倾盆而下的暴雨迅速引发凶猛山洪与泥石流,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夏官营镇等区域瞬间陷入危境。道路被撕裂,山体在滑坡,电力中断,榆中县通信信号大面积消失——131个中国移动基站退服,4处干线中断,10个本地接入环断裂,近万群众陷入信息孤岛。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党委闻令即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较量的通信保卫战在黑夜中打响。
星夜驰援,向险而行 8月8日凌晨,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刺破白银市的宁静。33岁的中国移动甘肃公司白银分公司应急通信主管杨景康猛地惊醒。当听到“榆中马坡乡通信全断,马莲滩村失联,情况不明”的消息时,他没有任何迟疑。
“我去!”杨景康主动请缨。他深知,在分秒必争的抢险救灾中,通信就是生命线、指挥线、保障线。他熟练地打包装备——卫星背包基站、测试仪器、备用电源……凌晨的微光中,他告别家人,迅速踏上了征途,目标直指灾情最危急的榆中县马坡乡。
作为第一批抵达灾区的支援力量,杨景康于8月8日8点30分到达榆中县抢险救灾指挥部。
眼前所见,是满目疮痍的受灾现场和救援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
。灾情信息不断汇集:马莲滩村受灾极其严重,道路完全中断,通信信号彻底消失,村内情况不明,村民生死未卜。“必须尽快打通马莲滩村的通信生命线!”指挥部气氛凝重。深入核心灾区风险极高,但早一分钟恢复通信,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多传递一份平安。当需要立即运送通信设备和人员进入孤岛般的马莲滩村时,杨景康没有丝毫犹豫,挺身而出。
“让我上!”他深知任务的危险,但更明白肩上的责任。他熟练地检查着即将携带的卫星背包基站设备,眼中闪烁着坚定。12点50分,在同事们关切的目光中,杨景康带着灾区失联群众向家人报平安的殷切期望,踏上了前往重灾区马莲滩村的抢险之路。临行前,他回身向队友们比举一个加油的拳头,脸上是令人安心的、使命必达的坚定。不曾想,这一别,竟成永别。杨景康在执行应急保障任务的过程中不幸殉职,将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通信保障的最前线。那个坚定的拳头,竟成了他留给战友们最后的画面。
匠心运维,为民服务 杨景康同志走了,但他用十多年的青春和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坚守。参加工作以来,这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始终扎根在通信保障最前沿,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把“保障网络畅通、提升用户感知”作为首要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2024年3月杨景康与同事在白银市西区火车站基站进行网络调测
他勤耕不辍,专挑难啃“硬骨头”。
在坚持做好日常网络维护的同时,还经常出现在“车不能到、吃不上热饭”的工地现场、偏远山村等信号薄弱区域定点拔钉,每年解决覆盖差、信号弱等千余个问题。同事高凌峰回忆:“他经常白天外出勘察现场,晚上回公司加班到深夜,总是最后离开的那一个。”十年来,他爬铁塔、钻机房、测信号,足迹遍布每一个网络覆盖薄弱点。
他刻苦钻研,创新破解“老大难”。
在日常优化工作中,他主动钻研新技术、新方法,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智能优化工具,针对用户反映集中的“高负荷区域卡顿”“边缘区域掉线”等问题,牵头制定最优解决方案。白银城区商业中心高峰期网络拥堵的顽疾在他多方努力下迎刃而解,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信号薄弱的问题也被他逐一破解,他的坚持与创新,让通信服务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他传帮带教,悉心培养“生力军”。
工作之余,他主导编写《白银地区无线网络优化手册》《应急通信保障流程指南》等内部资料32份,成为团队实操的“工具书”,牵头组建“无线优化攻关小组”,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工作上他一遍遍教我技能,一次次传授我经验。在做开站数据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1点多,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在马红艳的记忆中,杨景康就是那个无所不能、倾囊相授的恩师。
履责担当,倾情守护 从甘肃白银景泰5.22事件到三年新冠疫情防控,从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保障到历年春节、元宵的万家灯火团圆时,亦或者今年6月23日白银市靖远山洪通信保障,哪里有通信保障的硬仗,哪里就有杨景康冲锋在前的身影。11年间,他累计参与完成各类重大应急通信保障任务100余次。
2023年5月杨景康在“陇原砺剑”抗震救灾白银实战演练开通卫星通信车
面对重大活动,他冲锋在前。
先后参与白银市新春音乐会、元宵节、红色文化节等78次大型活动通信保障任务。2025年初四大雪中,会宁县河畔镇安万剧团场地冒出个戴安全帽的背影——他在雪地里调5G信号,测试仪数字跳动时,飞雪正落在他肩头。为期5天的演出期间网络“零投诉、零故障、零事件”,而在这背后,却是杨景康同志牺牲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辛勤付出的结果。负责应急管理的罗维钦最了解他肩上的重担:“每年的重大节日往往是他最忙碌的时刻。白天要进行现场保障,夜晚还要负责应急值守。尽管疲惫,但为了让每一场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他始终兢兢业业。”
面对突发事件,他挺膺担当。
2021年甘肃白银景泰“5·22”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公共安全事件中,他连夜带队赶赴现场,冒雨抢修受损基站4个,架设应急通信设备3套,在6小时内恢复核心区域通信,迅速打通应急通信的“生命线、指挥线、保障线”。但鲜为人知的是,景泰那个夜晚,电话铃划破寂静,他消失在21点的夜色里,48小时的坚守,是他对工作意义的诠释。
面对非常时期,他坚守岗位。
新冠疫情期间,他主动请战,连续驻守公司26天未曾归家,日夜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定点医院、隔离点网络稳定。无论是网络中断还是信号弱等难题,他总能挺身而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确保抗疫指挥和群众通信需求“不断线”,为抗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通信支撑。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他奔波在各个核酸检测点和方舱医院的身影,成为大家心中难忘的模样。
2022年10月杨景康在白银中西医结合医院核酸采样点进行网络测试
他用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出类拔萃的精湛技能、真诚善良的做人原则、顾全大局的合作精神和舍生忘死的责任担当,赢得了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移动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移动劳动模范、白银移动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移动岗位技能大赛先进个人、甘肃移动在岗技术革新最佳实践等沉甸甸的荣誉,更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与爱戴。
杨景康走了,办公桌上未完成的工作计划、同事们手机里那个再也拨不通的号码、家人望眼欲穿的等待,无不诉说着无尽的悲痛与不舍。然而,他用年轻生命守护的那条通信“生命线”,已于8月10日18时,在300多名战友的接续奋战下再次畅通无阻。信号重新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跃动,如同生命的脉搏再次有力地跳动。
他倒在守护通信生命线的冲锋路上,以血肉之躯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他忠诚的灵魂永远镌刻在了通信人精神的高地。杨景康,这位33岁的通信勇士,用生命铸就了那穿越风雨、永不消逝的信号——那是责任的光芒,是信仰的电波,在陇原大地上空永恒回响。
来源:最美移家编辑/制作: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