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7月26日骄阳映照下的长江新洲双柳段
江豚逐浪嬉戏不远处双柳长江大桥最后一片钢箱梁
在缆载吊机的牵引下被稳稳吊起并精准安装到位
自此武汉市第12座长江大桥
双柳长江大桥实现精准合龙
这座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
主体宣告完工开始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栏目
对双柳长江大桥合龙进行了报道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
是新港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
也是武汉都市区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北岸位于武汉市新洲区
南岸位于鄂州市华容区
路线全长34.697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大桥以“高、大、宽、新”著称主桥采用主跨1430米的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一跨过江在长江桥梁中排名前列南北两座主塔高耸入云
分别达212.78米和213.75米桥梁全宽50.5米可通行双向八车道公路是长江上最宽的大桥中铁大桥局推进重大装备工具、材料
软件和核心配套技术实现大跨度悬索桥高品质智能化建造
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阵列式光纤光栅技术的智能索股
“智慧索股技术+内外双向送气除湿系统”的
智慧主缆基于阵列式光纤光栅技术的智慧主梁
等三大核心技术获得广泛关注
大桥主缆采用锌-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
较传统镀锌钢丝耐腐蚀性
提高了3倍锚固系统创新应用可更换成品索
并配合锚体防水新技术
显著提升结构耐久性在主桥钢箱梁施工中顶板与U肋采用双面全熔透焊接工艺提升桥面板抗疲劳性能
通过热轧U肋底板加厚及优化横隔板间隔设计
增强结构刚度并创新使用环槽铆钉连接钢箱梁节段
实现高强度与优良抗疲劳性能
在钢梁架设施工过程中
中铁大桥局创新应用基于BIM数字孪生的钢梁智能吊装系统将数据实时汇聚至“大桥云”平台
实现三维可视化模拟并配合缆载吊机双机同步升降预警系统
保障了施工安全与质量
使钢梁架设提前10天完成双柳江段活跃着“微笑天使”江豚
在钢箱梁吊装作业中建设团队在猫道上布设30余处吸油棉及集油桶
强化设备巡检严防液压千斤顶等设备漏油
避免造成水体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长江生态的影响
前期主塔施工采用了新一代一体化智能筑塔机
采用钢筋网片焊接生产线等技术实现主塔工厂化、智能化施工
在主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中铁大桥局桥科院技术团队
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QY-JSJ系列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和降粘剂产品成功配制出易泵送、低温升
高抗裂的主塔混凝土形成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性能
与抗裂性能协同提升”
关键技术双柳长江大桥还实现了
LUHPC新材料在国内桥梁工程的
首次大规模应用桥科院技术团队建立了国内首个LUHPC预制桥面板加工中心
研制了LUHPC混凝土的性能控制
配合比设计、轻细集料处理
等关键技术并针对性地开发了预湿工装自动化投料装备等专用设备和工艺成功完成了预埋件和模板精准安装
双柳长江大桥的建设速度
创造了湖北长江大桥建设新纪录
大桥2022年9月开工120天就完成总长7000余米的主塔桩基施工从首根桩开钻到合龙仅用时2年10个月项目简介双柳长江大桥 双柳长江大桥是国家高速路网武汉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湖北省第40座、武汉市第12座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新洲至华容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约90分钟大幅缩短至约5分钟。届时,大桥将成为连接阳逻国际港与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星谷)与光谷的快速通道,极大完善区域物流枢纽功能,促进“光谷”“星谷”联动融合发展,为加快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注入强大动能。
END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刘佩娅(大桥局)
内容来源丨中铁大桥局
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