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7月21日, “遇见美好”国企开放日活动迎来一群非洲朋友。参加“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研修班”的50多名非洲学员,包括来自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乌干达、肯尼亚、津巴布韦等国的
政府官员、智库专家和媒体代表
,一起走进总部,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探亲”之旅。
当总部大楼映入眼帘,大巴车门一开,手机镜头纷纷举起,学员们兴奋地与大楼自拍合影。
“你好!”生涩却饱含热情的中文问候此起彼落,空气中弥漫着老友重逢般的亲切。
“在莫桑比克为我们修建了纳卡拉走廊铁路,还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的图法利亚·穆萨激动难抑,“在莫桑比克,他们是响当当的名字。能来西安总部,太荣幸了!”
步入企业展览馆,一部浓缩的中国基建史诗在眼前铺陈——高铁、跨海大桥、机场……图文与模型交织,无声诉说着这家企业76年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
当讲解员提到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时,惊叹声在人群中回荡。
而当电子屏幕闪过安哥拉卡宾达供水工程与奎托机场的画面时,来自安哥拉的达维德再也按捺不住,奋力挤到前排,高举双手大声呼喊:“Angola!Angola!”
欢呼声瞬间引爆全场,达维德脸上写满自豪,仿佛家乡的荣光在此刻被世界看见。
在广西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和新能源系列装备模型前,学员们久久驻足。或凝神记录,或拍照留存,对中国工程技术的赞叹溢于言表。
海外展区瞬间成为“寻宝”乐园。安哥拉本格拉铁路、马拉维马班铁路、阿尔及利亚的房建项目……学员们急切地寻找祖国的印记,更热情地拉着曾在本国参建的中国员工合影留念。
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的伊曼纽尔,紧紧握住曾参与吕-曼金公路建设的潘禹彤的手:“这些工程让我感到,我们和如此亲近,原来早就是老朋友了!”感激之情,真挚动人。
被称为企业“智慧大脑”的工程调度指挥中心,用巨大电子屏展示了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物联网等硬核科技。观看完宣传片,热烈的掌声自发响起。
科技的力量尚在回味,一场跨越山海的视频连线将气氛推向高潮。
“我身后是马尔卡至班古拉铁路的恩桑杰车站,我的家乡将因它焕发新生!”屏幕那端,马拉维员工布莱森斯激情介绍这条“联通世界的发展之路”。
“我知道它!”现场来自马拉维大学的迈克尔回应道,“不只修建了铁路,还有多条公路和格里芬·萨恩达体育馆,这些工程织密了我们的基础网络,帮我们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坚实步伐!”
交流的闸门就此打开,学员们争相举手提问,讨论热烈。掌声与笑声交织,智慧与友谊在碰撞中闪光。
临别时分,大家在总部大楼前定格下珍贵的合影。
“非常感谢!希望在非洲发展得更好,我们欢迎你们!”留恋与期盼交织在告别声中,学员们纷纷与海外事业部工作人员交换联系方式,珍视这跨越万水千山的情谊。
此次探索之旅,不仅是技术的交流,更是心灵的共鸣。
与非洲伙伴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征程上,以基建为笔,以合作为墨,共同绘制着美美与共的恢弘画卷!
来源:孙丽华 谢建辉丨编辑:钱磊丨审核: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