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广州工程局二公司近日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
全球未来设计奖(GLOBALFUTURE DESIGN AWARDS)
正式公布2025年度获奖名单
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
广州城投旗下新中轴公司建设管理
广州市政总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
中铁广州局承建的广州黄埔涌步行桥
一举斩获缪斯设计奖铂金奖及全球未来设计奖金奖两项国际大奖这是继海心桥、聚星桥后
公司在城市景观桥领域再度摘得国际顶级荣誉
什么是缪斯设计奖和全球未来设计奖
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
由美国国际奖项协会(IAA)于2015年创立,是全球创意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
以严格的评审体系和高质量的评判标准著称,旨在发掘和表彰建筑、景观、室内等多个设计领域的杰出作品,
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象征着专业精深、创意突出、国际视野
与发展前沿,其铂金奖代表该领域年度最高成就
。全球未来设计奖(Global Future Design Awards)
是由知名建筑媒体Architecture Press Release于2016年创立的国际性设计奖项,
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三大领域,奖项分别设置金奖、银奖、铜奖
,旨在表彰通过创新技术、材料、美学及空间
设计,探索全球化、灵活性、适应性与数字革命的设计理念,推动建筑与自然、社区、城市关系的革新
,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之一。黄埔涌步行桥黄埔涌步行桥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核心地段,西接广州塔城市客厅,东连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北望珠江新城
CBD,南依阅江路生态长廊。整体呈东西向跨越黄埔涌,桥梁全长约280米,桥面最宽达21.8米,最大单跨达到了95米。该桥受力体系为独特拱形斜拉-梁组合体系桥,拱与支撑杆形成榕形,也是钢主梁的斜拉体系结构,是
国内首座大跨度曲梁空间拱形斜拉-梁组合体系桥
。该桥桥型设计植根岭南文化,以
“榕生水岸,水鸟天堂”为核心理念,钢主梁与斜拉体系交织成兼具力量感与灵动感的建筑曲线,将工程技术的精准与艺术美学的灵动完美融合。此外,主桥在主墩处桥面特意加宽,设置了宽敞的观景平台与休闲坐阶,并结合易维护的轻质绿化,构建容纳休闲漫步、健康运动、旅游观光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场所。同时,在功能设置上,桥梁设置了慢行、快行步道,走在桥上,步移景异、近中远景层次丰富,可以感受生态江畔,成为广州城市最美景观的落脚点之一。
根据步行桥结构特点,该桥钢梁施工共分
17段,合计钢材用量达3035.9吨,建设过程中,项目技术团队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成功突破复杂钢结构精准制造与安装、大重量节段整体吊装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大跨度空间变截面曲梁的数字化分段预拼装,确保节段尺寸与空间曲线毫米级吻合。
为解决大吨位异形钢梁吊装难题,通过采用660吨超大型浮吊,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精确模拟优化吊点与角度,结合桥位潮汐规律,选择最佳作业窗口,有效规避吊装变形风险,实现了“技术突破 + 美学表达”的双重跨越。
作为珠江沿岸景观提升的重要节点工程,
黄埔涌步行桥的投入使用
,打通了广州大桥南至猎德大桥南滨水段的慢行断点
,显著提升区域通行效率
,有力助推“15分钟滨水生活圈”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广州城市慢行系统网络
,推动珠江沿岸公共空间互联互通
。同时,作为城市艺术品与广州海心桥在珠江上遥相呼应,共同助力广州建设世界级滨水活力区、打造国际一流城市形象增添了新动能。
新闻多一点 近年来,中铁广州局以“永立潮头、勇于争先”的企业精神为指引,以“港通天下、桥跨山海、筑誉五洲”品牌理念为目标,持续发力景观
桥工程,尤其是在大湾区,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建造新地标、点亮新景观
,承建了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广州海心桥
、 国内最大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国内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南沙创享湾人行桥、南沙自贸区绿色环保代表工程——南沙五丰涌景观桥
等,接连荣获 世界人行桥年度唯一金奖、亚洲照明设计最高奖项“亚洲之光”、世界建筑新闻奖年度唯一银奖、国际桥协杰出人行桥奖、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亚瑟·海顿奖、德国设计奖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类优胜奖
等诸多荣誉。同时,公司城市景观桥建设团队被共青团中央官微报道,向全国青年展现了新时代中铁广州局青年“遇水架桥、敢为人先”的使命担当与硬核实力。
广州海心桥 广州首座跨越珠江两岸的人行桥,也是广州中轴线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大桥主跨198米,桥面最大宽度15米,是世界
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桥形设计植根岭南文化
,造型来自“琴鸣绢舞·岭南花舟”,大桥与广州“小蛮腰”遥相辉映,是广州市新地标。该桥先后获得IABSE“杰出人行桥”入围奖、亚洲照明设计最高奖项“亚洲之光”奖、“世界人行桥奖”唯一金奖、WAN世界建筑新闻奖唯一银奖、德国设计奖等国际大奖。
惠州鹅城大桥 惠州鹅城大桥全长1119.5米,主桥长460米,两跨180米,横跨630米东江水域,为四跨连续斜跨异型系杆结构,是国内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大桥建设过程中,技术团队先后研发了“一种大直径钢筋笼快速下放装置”等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为行业内同类型城市桥梁提供
了重要参 考。大桥先后获广东省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市政工程)二等奖、运用深水复杂地质双壁钢围堰原位下沉施工技术获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
广州南沙聚星桥 该桥位于广州南沙蕉门河与乌洲涌交汇处,整体呈Y型,三拱肢均长86米,桥梁结构采用155米超大跨径、1/21超坦矢跨比的三肢钢箱拱,独创了三肢大跨径超坦拱结构,是国内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该桥采用120°对称的三段梁拱组合,横跨两河汇流之处,以最短距离连通三岸。全桥钢梁共分95个节段,合计钢材用量达4000吨,为南沙区新地标。该桥于2024年获IABSE“杰出人行桥”入围奖、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IBC)亚瑟·海顿奖等荣誉。
东莞黄旗山景观桥 目前在建的东莞市黄旗山人行景观桥是“一心两轴三片区”城市规划的关键节点,主要包含旗峰路人行桥、东城中路人行桥等两座钢结构景观天桥
,其中,旗峰路人行桥全长约176.8米,东城中路人
行桥全长约186.5米。两桥以黄旗山生态资源为依托,构建集交通疏导、生态体验、休闲观景于一体的立体慢行网络,是兼具通行与观景功能的城市地标。
编辑丨王祥志 孙媛审核丨李文杰终审丨吴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