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濮阳至阳新高速公路(菏泽段)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主骨架“九纵五横一环七连”中的第七条连接线,全长66.896公里。中铁十局七公司承建了27.75公里的土建工程线路和46.1公里的路面工程。
在项目建设期间,七公司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科学谋划、精细管理,下好效益预埋“先手棋”,打赢收尾创效“收官战”,实现了管理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01前瞻布局 谋定后动确保效益深度预埋 项目启动伊始,管理团队即以全周期管理视角统筹谋划,在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预埋效益,为项目增收创效奠定坚实基础。
预判成本 前置沟通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阶段,项目团队提前介入,开展详细的费用估算与成本测算,
通过多轮务实沟通与市场比价论证,
推动业主单位结合市场价格优化方案,从源头规避潜在亏损风险。
设计优化 精准落子
在初步设计概算批复阶段,项目与设计单位深度对接,组织多次现场踏勘
,持续优化线路调整方案。
围绕创效降本,牵头召开多轮专家论证会,综合考量地方政策与行业要求,锁定利润空间最优方案,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施工利润目标。
预算贴合 筑牢根基
在施工图预算批复阶段,项目团队紧
贴概算指标,通过优化土方运距、合理调整地材价格、科学优化桥梁结构尺寸等措施,进一步夯实创效基础。
清单先行 全程跟控
项目专门成立清单编制工作小组,
积极开展外部对接工作,
全过程跟踪清单编制与落地,确保前期创效指标在清单中准确体现,为后续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破局 提速攻坚
针对当地土资源匮乏现状,提前备土160万方,快速铺开路基施工,
有效克服了土资源费用持续上涨的难题。过程中,
通过优化临建方案、施工工艺、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方式,
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按期达成通车目标,
赢得各方认可,有力促成滚动中标徐民高速项目。
强化激励 成果共享
推行“模拟股权”制度,强化激励约束,
树立“人人都是成本管理者,人人都是利润创造者”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创效热情。
2022年完成产值11.29亿元,人均产值830万元,其中单月产值最高达2.6亿元,连续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实现管理效益与生产效益双赢。职工通过股权分红共享建设成果
,进一步提升了主人翁意识。02收官有力,高效执行实现效益颗粒归仓 进入收尾阶段后,项目通过定期梳理施工进展与存在问题,细化节点目标与推进计划,并围绕剩余工程、竣工资料及清收清欠等工作建立责任矩阵,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实现了由快速建设向精细收尾的转变。
节点攻坚 责任到人
全面梳理剩余工程,细化节点目标与资源配置,明确3名生产责任人并签订责任状,从根本上杜绝等、靠思想,打好尾工快速完工“歼灭战”;主动出击,全力做好三改征拆协调工作,为剩余工程快速完工扫清障碍。
资料同步 快速交付
与建设、监理单位以及档案管理部门提前沟通,明确竣工资料的编制要求,制定竣工资料编制计划并明确具体责任人,将节点目标分解到日,每周进行总结纠偏。最终仅用时2个月就快速完成了竣工资料交付。
清收攻坚 一项一策
成立清收专班,对项目清收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按清收子项的难易程度,“一项一案”分类制定清收目标和清收工作责任矩阵。多渠道、全方位推进清收工作,主动与业主、设计、监理及审价等单位沟通对接,有效促成合同内外事项的快速审批与计价,有力保障了项目快速销号。
结算提速 锁定效益
建立商务经理牵头、商务管理部主责、各部门配合的结算管理体系,
强化成本控制与节超分析,
及时进行末次封账,加快推进已完工工程结算
及末次结算工作,快速锁定最终效益。
精控人员 盘活资产
根据收尾进展,及时制定人员分流计划,避免人员冗余;细致盘点剩余物资材料、周转材料以及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小型机具等物资设备,及时归集调拨,提升资产使用效率。
从精密筹划的“先手棋”到精耕细作的“收官战”,七公司濮新高速项目全员、全过程、全系统投身创效实践。项目
末次计价收款率达96%,
实际利润率超越预期目标,生动诠释了大商务管理的核心理念,彰显了中铁十局建设者精益求精的履约初心与精管细算的智慧力量。
来源:七公司图文:蒋 娜 尚晓茹 高 靖
编辑:曹佳龙责编:朱纪锋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