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栏目介绍 2025年,公司党委宣传部推出“一支部一特色”栏目,挖掘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亮点,不断丰富“铁红雁·党建”工作品牌的内涵,全面践行公司“敢为人先、行稳致远”的实文化精神,聚焦“党建+经营、安全、双清、作风”等重点工作,落实“一支部一课题”任务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企业振兴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本期推出:无锡地铁6号线01标项目党支部“党建+安全”经验做法。
项目概况无锡地铁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1标
项目 是无锡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串连起太湖新城与中心老城两大核心区,加快打造无锡“一城两核”城市空间布局、缓解城市南北向交通
压力。标段 主要包含广桐路站(含)~东风站(含)~塘南路站(不含)范围内的2站2区间所涉及到的土建和盾构工程(不含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东风站3号线与6号线接驳区域的土建改造工程(轨道交通区间车站主体工程)。
当前,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大干阶段,其中广桐路站计划8月底封顶,东风站计划2026年3月封顶。
无锡地铁6号线01标广桐路站施工航拍。
案例特色无锡地铁6号线01标项目党支部
为 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党建四融合,振兴谋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聚焦“党建+安全”,以“穿透式管理”和“党组织安全监督长效机制”为抓手,将“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要求融入安全管控全流程。
开展安全生产月集体宣誓活动。
基本做法 无锡地铁6号线01标项目党支部通过“全员、全面、全程”网格化管理,压实责任从上到下无差别,强化管控从点到面无死角,本质安全从头到尾无漏洞,紧锁“安全阀”,使“党建+安全”同频共振,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文明施工零投诉、进度产值排头兵的良好局面
。局上海公司参观交流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经验。
01抓全员参与,压实责任链条无差别
1.机制引领,构建全员责任体系。
项目党支部针对工程规模大、管理难度高、工艺接口多的特点,进场之初就确立“党政同步、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失职追责”的管理思路,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编制涵盖“安全策划、质量策划、场部策划、分包策划”的四大策划方案,从目标、清单、措施、体系四个方面细化各级岗位责任。建立36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领导班子—管理团队—施工班组—作业岗位”四级责任链,通过每月班组考核、季度管理人员考评的方式,实现责任落实“从上到下无差别”。
召开项目安全(策划)管理交流会议
。2.思想铸魂,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项目部以培育“安全自控型班组、自觉性员工”为抓手,以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安全例会、班前讲话、案例警示、安全讲堂等为载体,开展危险隐患识别、经验分享、预防知识答疑、安全宣誓活动、违章案例剖析、事故警示教育、操作规范宣讲等常态化教育。创新采用“讲课+视频+动画+展板”多元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播安全文化理念,精心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项目累计举办安全咨询日活动2次,覆盖作业人员121人次,岗前安全教育培训193批次、1703人次,安全应知应会考试13次,项目经理安全授课12期,通过强化培训,育人赋能,让员工变“我要安全”为“我会安全”。
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3.标杆示范,凝聚安全管理合力。
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项目安全总监丁年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下班途中,丁年看到1名手扶电动车的男子摔倒在地,浑身抽搐、意识模糊,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停车展开救援。他凭借应急救护培训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迅速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往嘴巴里塞纸条防止咬舌头等急救措施,并组织周围群众协助救援,为伤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丁年的英勇事迹不仅展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全体员工树立了榜样。在日常施工应急工作中,党员们主动参与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学习应急知识和技能,在突发事件面前,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项目安全生产总监丁年被评为“无锡市见义勇为勇士”。
02抓全面管控,织密监督网络无死角
1.三级联动,构建立体监督网络。
项目 党支部按2站2区间划分两个责任区,建立“支部-小组-党员”三级安全监督网络,明确职责,每日既按施工规范、操作标准,进行违章遏制、苗头防范的常规巡查,又重点对起重吊装、安全防护、施工用电的隐患进行精细排查,实施“巡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确保安全监督由点到面无死角。项目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平台,要求群安员、青安岗、网格员每日上传至少1条安全隐患,项目每周进行考核通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安全专项奖励。同时,按积分制管理,将安全监督工作成绩纳入党员考核,对监督工作成效显著的党员推荐评奖评优,对履职不到位的进行批评教育,确保安全监督责任落到实处。项目累计排查隐患832条,整改闭合率100%,其中党员牵头整改的重大隐患占比达67%。
“铁红雁”党员突击队现场查隐患。
2.协同融合,形成监督合力。
党组织安全监督与项目日常安全管理紧密融合,形成全面管控的强大合力。在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等环节,党支部提前介入,从安全角度对方案进行监督审核把关,确保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加强与安质部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分析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难题。在项目安全例会、班前讲话中,党员积极发表安全监督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悬挂突发事件紧急联系人公示牌,清晰标注项目书记与安全总监的姓名、职务及24小时应急联系电话,便于施工人员在突发安全事故、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下迅速获取联络渠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将监督融入日常管理,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开展深基坑防漏应急演练。
3.领导带班,强化高风险管控。
为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项目部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领导带头作用,全面推行高风险工序带班作业制度。针对东风站履带吊拆除、广桐路站钢支撑安拆、砼支撑梁切割及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每日安排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带班作业,深入施工一线督导检查。带班领导重点对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佩戴、特种设备操作规范、临时用电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带班领导还要负责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难题,如材料供应、工序衔接等问题,并详细填写带班记录,包括发现问题、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内容,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此外,项目部还严格执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每晚22:00后两人一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巡查,重点检查临边防护、消防设施、起重设备锚固等情况,并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要求实时发布在项目部微信群,确保问题不过夜。
夜间巡查值班表。03抓全程管控,赋能本质安全无漏洞
1.技术创新,提升智能管控水平。
党支部鼓励新技术应用,在基坑开挖阶段,采用气动降水技术,节约资源,保证降水效果;混凝土浇筑环节采用智能振捣设备,提升混凝土振捣质量,减少因人工操作不当导致的蜂窝、麻面等质量安全隐患;独立设计了可移动式侧墙防水操作平台,减少侧墙防水施工搭拆支架工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工期;在安全帽上印制二维码,作业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工种、持证情况及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等内容,均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便捷查看;在现场旋转设备的司机
室内 及设备尾部视野盲区,分别安装红外报警装置和雷达视频监测装置,以此有效防范旋转设备作业区域及旋转半径内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东风站原设计暗挖清障存在的高安全风险、长施工工期、高施工成本,项目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进行方案咨询,联合高校开展科研攻关,通过现场全截桩试验,国重实验室室内模拟实验,多个工况数值模拟,持续推动盾构磨墙磨桩变更,确保下穿既有线安全,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出席
东风站清障方案专家咨询会
。2.源头治理,夯实本质安全基础。
建立月度风险辨识评估机制,发布危险源预警清单与管控措施,使安全交底“可视化”。针对施工现场主要施工风险,每月编制下发《现场风险管控清单》,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对存在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现场管理人员对照清单进行日常管控,项目安质部对现场管理人员履职情况每天考核通报。搭建“安全吹哨”内部报告平台,鼓励全员通过手机现场抓拍安全隐患并实时上传,安全员依据情况,督促隐患排查、整改后及时在工作群内反馈,安质部每周交班会对报告人表彰、奖励,对责任人和班组排查频次情况进行通报、处罚。利用“智慧工地”大数据功能对安全监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剖析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设备运行状态、人员操作规范行为,找出过程管控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升监督和管控实效
。内部隐患报告奖励。3.政企联动,构建应急保障体系。
党支部与地方应急局、派出所、消防、医疗等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共同构建地铁施工应急体系、沟通机制,学习掌握应急知识、技能,实施应急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邀请红十字会老师到项目进行应急救护培训,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筑安全防线”党建活动,与社区和城管部门联合开展“地铁开放日”活动,与派出所联合开展“警企联动聚合力 保驾护航助生产”活动等,共同推动无锡地铁建设与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另外,项目结合地铁施工特点,编制了《基坑变形、坍塌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等9项专项预案,党支部邀请江苏省应急专家进行评估、审查、修订,完善了应急体系,使预案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为强化全面管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联合开展“地铁开放日”活动。
取得成效项目部通过“党建+安全”同频共振,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文明施工零投诉、进度产值排头兵的良好局面
,在项目广桐路站举行了
无锡地铁集团建设公司首次全线观摩会,组织全线各标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监理单位总监等60余人,学习智能建造、质量管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经验,进一步扩大了中铁四局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公司在无锡区域滚动发展。
推荐阅读一支部一特色①||沪通铁路站前7标项目党总支:“沪通红雁”引领高质量工程建设
总监制:戚 鹏 余秀平
编审:石治荣 策划:蔡朝阳 编辑:王伟华 徐 松图文:高 炼 王仁义 徐 松
来源:无锡地铁6号线01标项目经理部党支部
主办:中铁四局二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