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五局二公司】公司“新力量”系列报道三: 宋启源——他不算“天赋异禀”,却成了“最值得信赖的人”

2025-07-24 16:33:58浏览:91 来源:中铁五局二公司   
核心摘要:公司“新力量”系列报道三: 宋启源——他不算“天赋异禀”,却成了“最值得信赖的人”
中铁五局二公司编者按:榜样,是旗帜,是灯塔,更是一种引领前行的力量。 青年,是榜样精神的追随者,是榜样力量的践行者,同时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照亮前路的“新”榜样! 近年来,公司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善于创新、勤于创造、敢于拼搏、敢于奋斗的知识型、技术性、创新型的95后年轻干部,他们是企业发展的“新力量”——他们正以创新锐气、担当底色,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迸发蓬勃动能,成为那束最鲜活、最不可或缺的希望之光! 2023年3月,在春雨绵绵的衡阳,一间办公室的灯亮到了深夜。那一晚,年轻的法律顾问宋启源几乎彻夜未眠。他刚接到上级通知,将由他来负责一件争议重大、标的金额高达960万元的诉讼案件。 彼时的他,年仅24岁,入职二公司不过两年。这个曾在模拟法庭上侃侃而谈的武汉理工大学法学毕业生,此刻正反复问自己:“我真能行吗?不会搞砸吧?” 他的第一场“硬仗” 3700米的法庭,960万的诉讼。该案的受理法院位于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也就是人们熟悉的青藏高原。一家供应商起诉公司索要砂石料款,项目部则坚称款项早已结清,对方涉嫌“虚构债务”。 然而,因项目完工多年,相关材料多次转移地点,关键证据已遗失,要如何自证清白?更棘手的是,对方不仅材料齐全,还聘请了一位在当地执业多年的资深律师,形势对公司极为不利。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宋启源没有退缩,他多次与项目部沟通案件细节,仔细研读案卷材料,积极向师傅和老师请教,并尽力补充证据、完善答辩意见。案情逐渐明朗,他也从忐忑不安变得胸有成竹。此后,他两次奔赴青藏高原,辗转高铁、飞机、汽车,风雨兼程,与对方据理力争。第一次上高原时,他因赶路着急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凌晨被紧急送医。医生建议住院观察两天,他却连连摆手,坚持次日准时出庭。他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能争回来的,绝不轻易放弃。” 庭审现场,宋启源从案件事实、案涉证据切入,层层推进辩论,指出对方的关键逻辑漏洞,与对方律师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最终,一审法院采纳我方全部观点,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成功为公司挽回960万元损失。 然而,对方不服判决,重新上诉并改变诉讼策略,提交新证据试图扭转局势。宋启源依旧沉着冷静,精准抓住对方证据链的破绽,指出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中所用沙石料为全线统一材料,而非对方单独供应,且案涉项目已投入使用多年,新鉴定无异于“刻舟求剑”,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他专业、理性、有力的辩论再次赢得法庭的认可,二审法官最终采纳了我方观点,二审再胜,案件圆满落幕。 年轻“宋律”的成长之路 从单枪匹马到统筹全局。相比法庭上的锋芒毕露,宋启源的日常工作更像是一场安静而持久的守护。作为法律合规部的负责人,他习惯性地早出晚归。文件堆成小山,合同划满标记,办公桌上总放着一杯凉透的茶水。 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坚持与部员保持沟通、研讨案情,将发现的典型问题圈出,召集年轻人现场“解剖麻雀”;或在重大案件取得突破后,复盘整个攻防过程,把经验掰开了揉碎了讲。“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他这样理解团队建设。面对一群充满干劲但经验尚浅的年轻人,他致力于将办公室打造成既能严谨推敲、又能畅所欲言的地方。这份用心让这支年轻的法律队伍快速成熟,如今,部门成员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公司的法律业务。 自他全面主持部门工作以来,累计审核把关合同3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他的记性很好,几乎能记住每一个关键节点和每一项案件细节,始终坚持“凡事留痕、有据可查”的做事准则。除了合同,宋启源还亲手处理了多起重大法律案件,包括诉讼与非诉纠纷。面对复杂的案情和对方步步紧逼的攻势,他一贯沉稳、冷静,总能化险为夷,为公司争取最大权益,累计挽回或避免损失1900万元。 在制度建设方面,他牵头修订、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多次下发了诸如合同评审注意事项、内控红线自查自纠督导等通知,持续优化公司法律合规体系。这些乍看琐碎的细节,在他的眼里,却是一层层筑起的“防火墙”。 入职五年来,宋启源深耕幕后,他的身影始终烙印在堆积的案头里,于他而言,法律工作的分量,不在于台前的激昂陈词,而在幕后每一次审慎的落笔与长久的坚持中。正是这份于无声处织就的细密针脚, 为公司化解了一次次潜在危机, 也铸就了同事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信赖。 工作之外,他还是爱好广泛的“斜杠青年”,无论是唱歌比赛,还是志愿服务,公司各类活动总跃动着他的身影。同事们评价他:“踏实、靠谱、能扛事,还挺帅!”每每听到这些,他只是微微一笑,耳朵却悄悄红了。 从初入职场的青涩忐忑,到如今的沉稳干练,宋启源 仅用了五年时间便 完成了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蜕变。他的故事,是新时代法务工作者沉潜聚力的生动诠释,亦是公司“新力量”的真实写照。 单位:工会工作部作者:郭    涵编辑:陈传江审核:陶   醒  严若焓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六局北京公司】【榜样青年】公司2025年度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